15个常见的房间声学处理误区!



大家口中的“声学处理”大多都无法通过任何一项实验室测试。

 

每个房间都有其独特的声音,而且不会一直悦耳动听。回声、低音不均匀和刺耳的反射会毁掉最好的音响系统,但网上流传的大多数“快速解决方法”根本不起作用。有些甚至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下面列出了一些最常见的误区,帮助大家真正改善房间的音响效果,避免浪费金钱。

 


1. 鸡蛋盒可以隔音或用于房间声学处理



鸡蛋盒很适合用来储存鸡蛋,但隔音效果不太好。

 

有一个经典的DIY方法称,用订书机把鸡蛋盒钉在墙上可以隔音或改善房间的声学效果,因为它能散射声波。而且由于这种方法成本低廉,人们常常会忍不住想把它当作捷径来尝试。


事实:


鸡蛋盒对中频以下的吸收效果微乎其微,对高频(通常在几千赫兹左右)的吸收效果也有限。它们无法解决低音或中低频的问题,也无法消除轰鸣的低音、颤音或中频振铃。


即使是2英寸厚的薄吸音泡沫也比它们好。然而,真正能显著改善房间声学效果的,是真正的宽频吸音板(高密度玻璃纤维/矿棉)或专用扩散器。


这种说法之所以流传至今,仅仅是因为鸡蛋盒看起来像泡沫板。撇开外观不谈,它们的密度、厚度和内部结构都不足以有效吸音。
简单来说,声学处理控制房间内的反射,而隔音则需要质量和密封。


2. 地毯和厚窗帘足以起到隔音作用

 


铺地毯之前要三思,别铺太多。

 

如果房间听起来有回声或声音刺耳,那就铺上厚地毯,挂上厚重的窗帘。这招你以前听说过吗?


事实:


地毯、毛毯和窗帘主要吸收高频声音,对中频的影响有限,对低频几乎没有吸收作用。


事实上,过度使用它们会破坏平衡。高音可能会被过度抑制,而低频问题依然存在,导致房间听起来高音沉闷,低音浑浊。


同时,合适的吸音板可以吸收更广泛的频率范围。低音陷阱可以处理低频,而扩散器则有助于均匀地散射声音。普通的家居材料是不够的。


3. 薄吸音泡沫板解决所有声学问题

 



薄泡沫板并不能起到奇效。

 

一到两英寸厚的金字塔形/楔形泡沫通常被宣传为解决室内声学问题的万能方案。只需用泡沫覆盖墙壁,就能消除回声和共振,获得专业录音棚般的音质。


事实:


薄泡沫确实可以抑制颤音回声和中高频的刺耳感。但它对中低频和低频几乎没有作用,因为它缺乏吸收长波/长声波所需的厚度/密度。


此外,用它覆盖大面积区域可能会导致高温区域过于死寂,而低温区域则保持不变。


一位经验丰富的音频工程师甚至将薄泡沫比作鸡蛋盒。这虽然有些夸张,但也突显了1到2英寸厚的泡沫在中高频以下的表现有多么糟糕。它缺乏吸收低音或中低频所需的密度和厚度。


为了全面提升音质,最好将较厚的宽频吸音材料和低音陷阱与选择性扩散器结合使用,而不是仅仅依靠薄泡沫材料。


4. 在角落里放置泡沫“低音陷阱”足以吸收低频声音



低音陷阱的效果不如广告宣传的那样好。

 

一些特殊的泡沫材料,例如三角形楔形块或角块,通常被称为“低音陷阱”,据说可以控制低频的累积。许多人购买了一些这类材料,就以为低音问题迎刃而解了。


事实:


大多数泡沫护角对真正的低音几乎没有影响,因为低频吸收需要相当大的深度或共振设计。


作为参考,50 Hz 的波长约为 22 英尺,因此小泡沫楔形物无法吸收这种能量。


这就是为什么有效的低音陷阱体积大、密度高(例如,用矿棉/玻璃纤维填充的全高转角结构)。有些甚至采用特殊设计,例如隔膜式或亥姆霍兹共振式吸收器,以针对特定的低频。


没错,泡沫可能会对中低音/低频段产生一些影响。但在100赫兹以下,影响微乎其微。


5. 你只需要几块吸音板就够了



单靠一块吸音板可能效果不大。

 

只需一两块吸音板或几小块泡沫垫,就能彻底改变大房间的声学效果。这承诺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尤其是那些“前后对比”的宣传照片,看起来就如此简单。


事实:


少量隔音板不会产生显著效果,尤其是在大型或反射性较强的房间里。通常需要相当大的表面覆盖率才能产生可听见的改变。


作为实用指南,建议以厚度≥2英寸的2×4英尺面板为基准,覆盖墙面面积的约20%至40%(具体面积取决于使用情况)。首先处理第一反射点和墙角,然后逐步扩大覆盖范围,直至混响/清晰度得到改善。


6. 吸音效果越多越好(隔音室是理想之选)

 


终极客厅……真的是这样吗?

 

在这种观点看来,零回声或混响的消声室是最终目标。所有的反射都是不好的,所以完美的房间一定是完全没有反射的。


事实:


房间吸音过度和吸音不足一样有害。强烈的反射会使声音浑浊,而完全没有声音的空间则会让我们的耳朵感觉不自然。


目标是平衡:控制有害的反射和模态衰减,同时保持自然的空间感。良好的吸收和扩散相结合,能够保持声音的清晰度和真实感。它们为聆听体验增添了开阔感和深度,尤其适用于在音乐厅等真实环境中录制的音乐。

 

最好的录音室并非死寂,而是经过精心控制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录音室采用“活端/死端”的设置,即在扬声器附近增加吸音材料,在后方增加反射和扩散,从而营造出清晰而富有深度的声音。


7. 声学处理 = 仅吸声(无需扩散)

 



扩散和吸收相辅相成。

 

根据这种说法,良好的声学效果仅靠吸收就能实现。因此,扩散器(散射声音而非吸收声音的面板)是不必要的。


事实:


扩散作用是对吸收作用的补充,它能分散反射声,而不会损失能量。简而言之,它能帮助你获得自然、生动的声音,而不是平淡乏味的声音。


但要注意距离。例如,在小房间里,扩散器需要足够的聆听距离,以避免产生失真。


对于QRD设计,经验法则是:扩散器与耳朵之间的距离应约为最长漫射波长的3倍。此外,在首次反射点和拐角处使用吸收器。然后,将扩散器保留在距离和视线有利的表面(通常是后墙/天花板)。


8. 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放置声学处理材料,它都会起作用。

 


就声学处理而言,位置是关键。

 

无需担心摆放位置。只要能贴上一些泡沫或隔音板,声音就会有所改善。任何隔音处理都比没有好。


事实:


放置位置与处理本身同样重要。你不能随意散布声学板就指望获得好效果。


除了效果不佳之外,随意摆放还会适得其反。如果只吸收早期反射而不考虑其益处,就会破坏声音的自然空间感。同样,将薄面板安装在错误的位置可能只会吸收高频,而对中低频毫无影响,同时还会使高频变得沉闷。


几个摆放得当的宽带面板或陷阱可以胜过许多随意摆放的部件。为此,可以针对成像的第一反射点、低音的角落/压力区,并使用测量(例如,快速 REW 扫描)来指导放置什么以及在哪里放置。


9. 吸音板或吸音泡沫能隔音吗?

 


对房间进行隔音处理并不能使其完全隔音。

 

人们有时会将隔音与声学处理混淆。他们认为在墙上贴泡沫材料就能阻止声音逸出房间或隔绝外界噪音。


事实:


吸音材料并不能完全隔绝房间的噪音。泡沫板、玻璃纤维吸音板和隔音窗帘旨在控制室内空间的反射,但它们对阻止声音穿过墙壁、天花板或门窗传播的作用微乎其微。


真正的隔音需要一定的质量、气密性和隔离性(例如,增加石膏板厚度并加装阻尼材料、密封缝隙以及进行隔振)。而板材轻薄多孔,虽然有利于抑制混响,但并不适合隔音。


保持处理效果清晰,如果需要保持声音清晰或完全隔绝声音,则需单独进行隔离。


10. 房间声学处理并非必要,因为良好的听力或设备就足以满足需求。

 



即使耳朵最好的人也能从房间声学处理中受益。


一些音响发烧友认为声学处理是一种不必要的奢侈。他们声称,只要拥有高品质的扬声器和训练有素的耳朵,就能“了解房间的特性”或通过心理作用进行补偿。


事实:


你无法“超越”物理定律。未经处理的房间通常在 300 Hz 以下存在较大的峰值/谷值,并且反射会使声像模糊。因此,即使拥有顶级的设备,你也会基于失真的频响曲线做出判断。


像低音陷阱、首次反射控制和合理摆放这样的基本处理方法,比大多数电子设备更换都能带来更大、更可靠的改进。


事实上,声学处理是你能做的最经济有效的升级之一。


11. 电子均衡/房间校正可以解决所有房间问题

 


虽然均衡器/房间校正有所帮助,但它并非万能的。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例如Audyssey、Dirac、ARC,甚至手动均衡器,有时被视为物理声学处理的替代品。这种说法认为软件可以控制峰值和谷值,从而使低音陷阱、吸音板和扩散器变得不再必要。


事实:


数字信号处理无法解决许多关键的声学问题。是的,它可以使低音在座位上听起来更平滑,但它无法解决时域问题(反射、模态振铃、长衰减)或“填充”抵消。


提升或降低频率会影响房间内所有人听到的直达声,而不是消除实际的反射声。例如,即使提升60 Hz 的频率,由干扰造成的零点仍然存在。能量仍然会相互抵消。


最好先对房间进行声学处理,然后再进行轻微的均衡处理以进行最终的声音调整。


12. 一些小巧的“神奇”声学设备可以代替适当的处理

 



那些号称具有神奇功效的产品往往价格过高,与其实际效果并不相符。


你可以使用微型共鸣碗、墙贴、贴纸、舒曼共振器和类似的“神奇”装置来代替传统的声学面板。


这些高端发烧级音响产品承诺在不增加体积的情况下改善房间音质。


事实:


非凡的功效需要非凡的证明,而这些小玩意儿很少能提供这样的证据。因此,大多数此类产品要么是骗人的,要么只提供微乎其微、几乎无法衡量的效果。


例如,微型共鸣碗本应在特定频率下发出共鸣,以增加谐波或改变声能的传播方向。但实际上,它们的效果微乎其微,甚至几乎没有效果。


科学研究表明,有效控制模式和反射需要一定的面积、深度或调谐结构。掌心大小的饰品无法对长波产生显著影响。只需遵循已知的物理学原理即可。


13. 非平行墙意味着没有声学问题(倾斜墙无需处理)

 



倾斜的墙壁并不能解决所有声学问题。


如果您的房间形状不规则,例如倾斜的天花板或不平行的墙壁,则可以省略声学处理。只要墙壁有一定角度或房间形状不规则,就不会产生驻波或反射。


事实:


倾斜的墙壁可以减少颤动回声,但无法消除房间共振模式或低频累积。低音仍然会在边界和角落处积聚,因此陷阱和巧妙的摆放位置仍然至关重要。


两面完全平行的硬墙可以在特定频率下产生明显的颤动回波和轴向驻波。倾斜其中一面墙可能会扩散颤动并略微改变振动模式,但不会消除振动模式或低频累积。


此外,倾斜的墙壁也有缺点。它们会减少可用空间,从而降低房间的体积,而且如果规划不当,还会造成不对称的几何形状,影响立体成像。


因此,许多声学专家建议保持房间最大容积并处理表面,而不是随意增加角度。


14. 近场监听音箱不需要考虑房间声学特性(靠近音箱可以消除房间的影响)

 


近场监听音箱并不能消除房间声学差异。


近场监听音箱,即放置在离听者很近的小型扬声器,可以绕过房间声学特性。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听众与扬声器保持一臂的距离,从而使直达声占据主导地位,使房间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事实:


近场聆听可以减少房间的影响。离扬声器更近可以提高直达声与反射声的比例,从而改善声像定位和清晰度。


然而,它并不能消除声学问题。低音模式、桌面反射以及墙壁或天花板的早期反射仍然会影响你听到的声音。


长波(低音)很容易充满整个房间,附近的表面会产生梳状滤波效应和音调变化。


即使在专业录音棚中,工程师也会将近场摆位与低音陷阱、首次反射吸收以及扬声器/桌面位置调整相结合。


坐在房间的关键距离内会有帮助,但这只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房间本身仍然很重要。


15. 完美的扬声器摆位可以克服房间声学问题

 


音箱的摆放位置固然重要,但要达到完美可能有点难。


人们常常将“完美”的等边三角形和内倾角视为万能的解决方案。这种观点认为,仅靠几何形状就能取代声学处理,从而获得平坦的频率响应和精确的声像定位。


事实:

正确的几何形状可以确保均衡的立体声成像,但它无法消除房间模式、反射或边界干扰。这是因为三角形有助于时间校准,而不是低频平滑度。


经典的60°规则假设聆听环境为消声室,且耳朵正对高音单元轴线。但在实际房间中,墙壁距离和对称性对低音和清晰度的影响远大于教科书上的角度。


最好的方法是先以三角形为基准,然后测量并调整位置。即使是前后微小的移动,也能显著改变低音响应。


最后,将良好的布局与吸收和扩散相结合,以控制几何形状无法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