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9日,CIT2015中国影音集成科技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在本次展会的亮点当属三维音效影院系统(包括Dolby Atmos和Auro-3D),共有12家参展商在展区中搭建三维音效系统。其中,有10家参展商搭建Dolby Atmos、1家搭建Auro-3D,1家搭建Dolby Atmos、Auro-3D全兼容系统。这些系统中既有针对客厅影院制定,也有针对高端私人影院制定,让大家能在不同的环境内体验到不同配置形式,不同定位的三维音效影院系统,这种状况是国内其他同类型展会所无法比拟的,而且也能体现出影音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更进一步地将展会的主题和特色更好的体现出来。
1.米乐搭建Dolby Atmos 16.2.10模式,28个独立通道,共28只音箱。其中,音效处理器采用Trinnov Audio Altitude 32顶级音效处理器,采用宝仙娜有效期系统构成声音还原,尤其是房间没有进行任何声学处理,但是这里成为全场效果逼真、人气火爆的全景声演示场馆之一。
2.安恒利搭建采用Delta系列影院系统,采用Dolby Atmos 11.4.5模式,20个独立通道,20只音箱,同时还展示GDC同步院线服务器,能与商业电影院的片源进行同步。
从展会上的DolbyAtmos系统来看,对于私人影院定位的系统,由于私人影院的空间往往比较大,因此需要数量更多的音箱,处理能力更强的处理器以及功率更大的功放,这样才能满足大空间环境的需要,以及达到平滑的音像移动和精准的声音定位,以便发挥出全景声的真正优势。例如,米乐展示的16.2.10全景声影院、安恒利的11.4.5(5个低音炮,厉害!)全景声影院就是针对高端私人影院而推出的设计方案,前者共用28只音箱,后者采用20只音箱。而音效处理器方面,高端产品需拥有至少32个或以上的独立通道的处理能力。同时,又能具备扩展更多独立通道输出的能力……倘若再加上同步院线服务器,就等于把真正的电影院搬回家了!
对于一般的家庭环境而言,由于受制与空间环境环境大小的问题,7.1.4、7.1.2等模式的全景声系统已经绰绰有余。而音效处理器则主要来自Marantz、Denon、ONKYO、YAMAHA等日系品牌,其总体的价格相比之下要便宜很多。另外,展会上也有不用在天花板上安装音箱也能得到“全景声效果”的音箱。例如,Klipsch全新的RP系列,KEFR50等就能达到这样的目的,而且安装非常方便。因此,这种全景声更适合普通家庭环境的使用需求。
3.意力的Dolby Atom 7.1.4模式影院系统,使用ELAC嵌入式音箱构成,体积不大,但声势惊人。
4.KEF Dolby Atmos 7.1.4模式影院系统,共采用13只音箱。其中,低音音箱采用2只。同时,还展示R50天花反射式全景声音箱
5.尊宝全采用天花反射式全景声音箱来组建系统,用这种方式构建方式更简单方便,不需要把音箱安装在天花板上的情况下都让人感受到“上方声场”的效果。
6.中山创信的全景声系统采用Dolby Atmos 7.1.4模式,采用全套锐榜的音箱构建而成
7.这套全景声系统应该是全场最具特色的全景声影院,其中4只音箱经过调整角度往天花板辐射,原理跟天花反射型全景声音箱的原理是一样的,大家不妨试试!
8.力高采用ATC音箱和Auro Technology Crux音效处理器搭建Auro 11.1模式的Auro-3D影院,共采用25只音箱构成
9.圣谛组建了一套同时兼容Dolby Atoms和Auro-3D音效的影院系统,大家可以看到,上层声道的音箱布局与麻将里面的“五筒”图案排列是一样的。
10.音乐大师的全景声系统应该是展会上最“迷你”的全景声影院系统了。
11.AR 2000系列全景声影院,该系列音箱在设计上针对全景声进行优化。
12.亚特兰大的全景声影院系统
但对于Auro-3D而言,有两家搭建,一家是力高的纯Auro-3D系统,另一家是圣谛的Dolby Atmos和Auro-3D双兼容性系统,因此也算是一家。对比起Dolby Atmos,Auro-3D的蓝光软件主要集中在纯音乐上,电影软件并不多见,这样就限制了它在家庭影院上面的展示。因此,Auro-3D家庭影院系统在展会上的出现量少也是有它自身的原因。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就是Auro-3D在纯音乐的重播上可以更好地描绘出真实的空间感。而电影方面,我们或许应该把希望寄托到与Dolby Atmos、DTS:X一样采用“Object Base”方式实现的AuroMax音效格式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