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星觉醒》并不只有一种恐惧


杜比视界(Dolby Vision)与杜比全景声格式的《异星觉醒》从上周五登陆杜比影院(Dolby Cinema)之后,小伙伴们就一直在“乐此不疲”地接受着惊吓~


1.jpg


《异星觉醒》之所以会让这么多影迷感受颇深,除了它太空科幻与恐怖本质的反差感,以及杜比视界与杜比全景声带来的震撼视听体验外,还因为这部电影中的六个人,其实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恐怖形式。

 

形式一:力量上的恐惧


2.jpg


上周我们跟大家说过,《异星觉醒》是一部严格遵从达尔文生存法则的影片,外星生物卡尔文与人类从一开始就打破了力量的天平。

 

在如父亲般照顾哺育它的休被卡尔文握断右手之后,太空六人组中战斗力最强的罗里进入实验室企图灭掉这个新物种,却被卡尔文钻入体内破坏掉了他的身体。


3.jpg


力量最强的角色第一个离开,这种当头一棒让观众心凉。紧接着队长凯特又为了恢复空间站与地球之间的通讯,在与卡尔文的赛跑中败掉了。


4.jpg


罗里与凯特分别代表了整个小队中的力量与智慧,他们的离开,说明了其余的几人也没有什么可能战胜这个触手怪,这就是力量上的恐惧。


5.jpg


(在杜比影院中杜比视界激光放映系统的超高对比度下,卡尔文这时展现出的形象更像是一个孩子,这与后来它的突然出击形成了更为鲜明的对比,加深了恐惧感)

 

形式二:人性上的恐惧


不少朋友都跟我说,看恐怖片最害怕的不是突然出现的生物吓你一跳,而是细思极恐的人性与选择。

 

黑人科学家休,应该可以算得上是小分队中最不被观众理解的角色。他出于对科学的进取精神亲手唤醒了卡尔文,甚至在同伴为了他死去之后,还说出卡尔文只是为了生存,它不恨人类这种并没有被伙伴接受的理论。


6.jpg


到最后,他主动用自己的身体,成全了卡尔文。

 

而负责技术的日本宇航员秀,可以说是几人中情绪波动最小的。刚刚做了父亲的他,对于外星生物并没有太大的热情,只是想活着回到地球。在最后由于错误的判断,他撞上了本已被困住的卡尔文,同时也为了救队友而牺牲掉了自己。


7.jpg 

两个并不能让人狠心怪罪的人,却毁掉了人类的最后希望,仔细想想,这就是人性上的恐惧。

 

形式三:反转的恐惧


编剧与观众斗智斗勇,为的就是让电影营造出意外感。看过电影的小伙伴都知道,《异星觉醒》的编剧这次赢了。

 

大卫作为即将打破人类生存记录的模范宇航员,其实内心深处无比抵触人类社会;米兰达作为每个人的心理医生加检疫官,心里还藏有残酷的既定任务。


8.jpg


两个有明有暗的立体角色,却没能按照大家所想的,按照主旋律拯救人类,这种结尾处反转的恐惧,让电影在结束的一瞬间,成为新一级恐惧的开始。


《异星觉醒》的杜比全景声音效给大家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全场寂静,寻找卡尔文所在之处时声音的方位感,层层递进的BGM所带来的情绪上的压迫感,都让这个故事高潮迭起,一次次给在杜比影院观影的小伙伴们创造着紧张与刺激。


9.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