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n T3:丰富网络串流功能 简易接驳传递动人音色


串流已经成为大部分人听歌、欣赏音乐的主要方式,近年网络串流器材也是百花齐放、选择相当多,不过也有参差不齐的情况。对于想认真玩串流,希望享受到传统音响,甚至超越实体碟的高音质的朋友,Lumin 最新推出的 T3 可能就是其中一个最佳选择。


1.jpg


NO.1  设计及规格

更强处理器及系统双 ES9028Pro 配合双单声道全平衡架构


扎根香港科学园的 Lumin 自 2012 年已经推出首部 DSD 串流播放器,是最早开始研发网络音乐串流器材的品牌之一,其后推出的多款型号都叫好叫座。今次最新推出的 Lumin T3 更采用了全新处理器以及音频处理系统,当中包括了全新的高质组件以及软件组合。内置储存容量的升级,让新机可以更方便对应日后的系统升级,加入更多功能及提升表现,有更强的升级潜力。而更高速的处理,则让音讯重新取样(resampling)更加灵活。机身配备双 ES9028Pro SABRE DAC 芯片,还有继承自旗舰 X1 的独家双单声道架构仿真放大电路,采用了全平衡电路设计。


2.jpg


前面板设有显示屏,显示操作状态、播放音乐等信息。


3.jpg


内部采用了源自旗舰 X1 的独家双单声道架构仿真放大电路,全平衡电路设计。



4.jpg


采用了全新处理器以及音频处理系统,内置储存容量的提升,让新机可以更方便对应日后的系统升级。


5.jpg


内部采用了超低噪声、高动态发烧级电容,还有独立时钟提供准确时间对准。


6.jpg


采用了由高阶型号 P1 延续而来的新外殻设计,阳极氧化铝制机身提供了黑色及银色选择。


NO.2 高级外壳及内部组件


数码音控可直驳后级使用


T3 采用了由高阶型号 P1 延续而来的新外殻设计,阳极氧化铝制机身提供了黑色及银色选择。而厚重 CNC 铸造机身可以提供比起之前 D2 更强的刚性以及屏蔽效果,而且供电部分也经过屏蔽处理,有效减少内部的电磁干扰。配合内部的超低噪声、高动态发烧级电容,还有独立时钟提供准确时间对准。Lumin T3 除了可以连接前级使用之外,也可以直接接驳后级放大,以 T3 控制音量。由于配备了 LEEDH Processing 数码音控系统,能够主动修正数码讯号振幅,提供到超低噪讯和高动态效果,直接省去前级的成本。


7.jpg


厚重 CNC 铸造机身可以提供比起之前 D2 更强的刚性以及屏蔽效果。


NO.3 功能及连接

AirPlay、TIDAL、Roon 丰富串流功能 升频、降频音讯任意处理


Lumin T3 只提供 LAN(RJ45)的有线网络连接,不设 Wi-Fi 及蓝牙等功能。网络串流方面支持了 AirPlay、DLNA/UPnP、TIDAL Connect、Spotify Connect、Roon Ready、Qobuz、TuneIn 等众多主流平台,基本上大家会用到的音乐串流服务或者网络串流方式都兼容得到。音乐档案播放则支持了 FLAC、WAV、DSD、MQA、MP3 等主要格式,原生支持 PCM 32bit/384kHz 以及 DSD512 解碼。而全部播放音讯都支持了 PCM 384kHz、DSD256 up-sampling(升频),也可以进行 down-sampling 方便配搭不同器材。机背设有 RCA Audio 及平衡 XLR 的模拟输出,也提供了 USB 及 BNC 的数码音讯输出。当中 USB 可以支持  PCM 44.1 - 384kHz / 16–32-bit 以及原生 DSD512 输出;至于 BNC 则支持了 PCM 44.1kHz - 192kHz / 16–24-bit 以及 DSD(DoP)2.8MHz。


8.jpg


Lumin T3 机背。


9.jpg


模拟输出提供了 RCA Audio 及平衡 XLR 连接,另有接地端子。


10.jpg


数码输出则提供了 USB 及 BNC,网络连接采用有线 LAN 端子。


11.jpg


屏幕可以显示歌名、歌手、讯源、音频规格、播放进度等详尽信息。


12.jpg


也支持繁体中文显示。


NO.4

手机 App 及机身设定


T3 的安装相当简单直接,连接上 LAN 线、通过模拟/数码输出连接到音响系统就完成。TIDAL、Spotify 就可以直接在 App 内选择 T3 播放音乐,iOS / Mac 装置也可以在 AirPlay 见到 T3。由于支持 DLNA/UPnP,以 Bubble UPnP、Hi-Fi Cast 等第三方 App 也可以选择 T3 作为 Renender 来串流播放本地 NAS 上的音乐。不过 Lumin 本身就已经有一个相当好用的 Lumin App,接口清晰详细、支持播放列表等功能。而 T3 的各种机身设定,包括显示、操作方式,音效处理、升频、MQA 译码及各种串流服务、firmware 升级等等都可以在 App 内找到。不过部分操作和设定的按钮偏小一点,比起手机操控,更适合以平板来操作。



13.jpg


接上 LAN 线开机之后,就可以直接在 AirPlay 选单见到 Lumin T3。


14.jpg


通过 TIDAL Connect、Spotify Connect 也可以直接在本身的 App 内选择 T3 播歌。


15.jpg


自家 Lumin App 就整合了 TIDAL、Qobuz、网络电台等服务,也支持串流 NAS 内的音乐档案。


16.jpg


设定选单内提供了详尽的操控设置项目,如果有多部 Lumin 器材的话也可以在这里选择切换。


17.jpg


前面板显示、固件更新、休眠以至各种串流服务都可以在这里设定。


18.jpg


Re-sampling 也提供了超详细的设定,几乎可以让用家任意转换音讯。


NO.5音乐播放测试

细节动态俱备 层次丰富音乐感一流


今次 Lumin T3 测试就配搭了 Marantz MODEL 30 扩音机以及 B&W 706 S3 喇叭,串流方面主要试了 TIDAL、Roon 以及 DLNA 的本地音乐播放。虽然 T3 也支持以 Bubble UPnP 等 App 来控制串流播歌,不过 Lumin 本身的 App 已经足够好用,所以串流 NAS 内的音乐档案时就直接用了自家 App 来播放。T3 其实一开声已经显出了身价,分析力与音乐层次一流,提供高还原度的同时却会不直白如清水,高分析力却不锐利刺耳,声音从容不逼、细致通透。听《Williams: Violin Concerto No. 2》小提琴音色顺滑幼细,而且质感一流,不同弦乐的层次既互相融合又清晰分明,让人听得相当享受。


19.jpg


20.jpg



听〈Easy On Me〉Adele 的女声结像清晰得似是现场演唱,磁性的声线层次丰富、音乐味十足,同时情感恰到好处,没有过度渲染,却让人听得感动非常。无论人声还是乐器都呈现到细致的质感,音色温润有贵气,悦耳同时耐听,不是分析力有多高、动态有多强,而是播放听开的音乐都会顿时觉得更动听、更感人了,这大概就是音响最难得的其中一个特质。和上代 T2 比较,今次 T3 的音色更顺滑一点,声音层次和立体感稍稍再有提升,虽然未必足以吸引上代用家升级,但音质的提升的确可以听得出来。至于 Upsampling 方面,例如 44.1kHz → 384kHz,一些气音的细节、人声的层次会更丰富一点,不过整体音色也会压沉一点;44.1kHz → DSD256,音乐的力度、动态会稍稍强一些,声音饱满一点。不同音乐获得的效果会稍为不一样,不过最重要是不同效果都依然相当悦耳讨好,相当可用,只是音质和音色稍有改变。



NO.6总结

高水平之作 动听也动人


对于有部分不熟悉 Lumin 的朋友,看过 T3 的接驳之后,可能会觉得又无 Wi-Fi、又无蓝牙、又不设 USB DAC,4 万元的售价是否物有所值?而事实上,正是这种专精的设计,才让 Lumin T3 可以提供到这样高水平的表现。客观地说就是分析力一流、高低频延伸充足、音乐层次感极为丰富、音场与结像立体、播放操控敏捷灵活;感性地描述就是,T3 让听到的音乐都更加悦耳动听,甚至更加感人了。对于预算足够,对网络串流音质有要求的用家,Lumin T3 是这个价位其中一个最佳选择,绝对值得一试,保证一试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