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耳工作室
在乐器和专业音频领域,雅马哈始终保持产量高、产品线广的节奏,而在民用音频领域,尤其是细分至HIFI领域,则会看到更多“常青树”型号。耳机产品并非雅马哈音响发展历史中的主角,但也不乏HP-1这样的里程碑之作。
雅马哈在20世纪70年代推出的HP-1,搭载了初代ORTHODYNAMIC™技术,其特殊设计直接将音圈印刷在振膜,夹在透声的细穿孔磁铁中间,透过这样的结构使驱动源直接变成音源,在如今看来依旧颇有突破性意义。
踏入新千禧年,“白盆”监听音箱和GT-2000黑胶转盘等经典产品仍然在许多发烧友家中服役,雅马哈又在近年推出了象征着全新顶尖技术的“5000系列”HiFi系统。5000系列包括了全新的NS-5000喇叭、GT-5000黑胶唱盘、C-5000&M-5000前后级功放,这个系列的推出被坊间认为是雅马哈重归Hi-End级别音响市场的象征。
5000系列的惊喜并没有止步于传统音响系统,应近年高端发烧耳机的热潮,雅马哈更在2022年宣告将推出全新平板单元头戴耳机——YH-5000SE,从型号可知,这就是当今雅马哈耳机产品线中的旗舰作品。
尽显大厂风范
近期备受期待的YH-5000SE来到了三耳工作室,这次的评测之旅为三耳君带来了不少崭新的体验。
硕大的包装盒更多设计为充足的缓冲保护结构,配件方面雅马哈主要为YH-5000SE配备了两副分别为3.5mm单端和4.4mm平衡接口的耳机线,以及分别为羊皮触面和东丽Ultrasuede®麂皮表面的耳垫。
标配的两款耳机线均为多股编织的镀银OFC材质打造,耳机上的换线插座为较为常见的3.5mm两极形式,市面有较多升级线可选择。此外,官方还提供了型号为HXC-SC020的标准4Pin XLR插头线材可选购。
有把玩头戴耳机的朋友都清楚,耳垫除了耳机的佩戴舒适性以外,也是调声的重要手段,原理与音响聆听当中的空间声学类似。此次雅马哈官方介绍道,羊皮触面的耳垫擅长呈现轮廓优美的声音图像和优质的音效,而麂皮耳垫则有着耳机呈现轻柔舒适和浑厚饱满的特性,在几番AB对比后,三耳君在评测中选择了皮质耳垫作为评测中的主要搭配。
有别于其他品牌的高价位头戴耳机,面对YH-5000SE外观,似乎不易找到高贵奢侈的设计感,给人更多是高度的机械精密感。
三耳君把玩过的平板单元耳机不在少数,YH-5000SE算得上其中佩戴舒适度优秀的。耳机外腔体框架由镁合金制成,不仅有着出色的刚性和抑振性能,而且重量方面对比常见铝合金和木料等材质有着不小优势。YH-5000SE整机仅320克,能够让用户安心长时间的聆听。
除了轻量化以外,YH-5000SE还在人体工程学方面做了不少优化,耳机头带的支撑臂为不锈钢材质,利用调节侧向压力设计和耳垫形状的结合达到更均衡分散压耳的感觉。此外,耳机也配备了转轴设计和双层头带以及自适应头梁调节设计,令不同头型的用户都能获得合适的佩戴状态。
腔体上的透声设计也细节颇多。外沿的日本特殊三轴织法化纤网,不仅轻量化,而且用于背波处理也较为合适。
取掉耳机耳垫,可看到腔体外沿部分特别的滚压平纹不锈钢过滤器,这种过滤器需要在严格的气压环境控制下生产,可实现平滑的空气流通,也是设计师调节和保持耳机外壳内合适气压状况的重要调声手段。
对比掀开/装上耳垫后的状态,可以看到由耳垫厚度和单元距离合构的内部容积较大,配合前文谈到的空气阻尼设计,不难让人猜想这大概是讲究低频表现和声场延伸的设计理念。不仅于此,我们还可发现雅马哈在这款耳机上设计了小幅度的Toe-in单元放置角度,令单元发声更为对准耳朵收听方向,以求带来更类似音箱聆听的感觉。
YH-5000SE的核心无疑是全新的ORTHODYNAMIC™单元(平板振膜驱动单元),这个单元技术源自于雅马哈70年代的著名耳机产品HP-1,如今又进行了大幅的革新和优化。其运作原理与常见传统平板单元有所不同,传统设计通常为类似PCB印刷式或刻蚀式的振膜辅以三文治式磁阵结构,而ORTHODYNAMIC™则是平板式的设计直接将音圈印刷在振膜,夹在透声的细穿孔磁铁中间,透过这样的结构使驱动源直接变成音源。
如今,雅马哈重新设计了这款驱动单元的音圈和振膜,其中包括取消了传统耳机的固定中心结构的设计,通过使用同心圆波纹和图案的强化来确保驱动单元始终保持刚性的形状,有着避免振膜分割失真的好处。
雅马哈全新一代ORTHODYNAMIC™单元特别设计定制了全新的超轻单元振膜。引用官方的介绍,新振膜的两侧刻有独特纹路的音圈和微小的波纹。与传统的单元振膜相比,这款振膜更轻,提供了出色的动态响应能力,能充分展现音乐中微妙的差别和氛围细节。两侧设置的具有高渗透性的微穿孔空气阻尼器确保了振膜的抖动可以被合理地控制,从而更加精确控制声音,不会降低音乐的活力。此外,没有固定点的圆形形状取代了外圈结构,这样能够更大限度地保持整个振膜的充分运动,从而实现完整且清晰的低频表现。
在三耳君看来,其中重要的奥妙在于其与普通平板振膜不同的非平面形状设计,不但有利于抑制谐振,而且可以优化控制低频谐振点(F0的位置),令低频表现更为全面。
True Sound的全新诠释
YH-5000SE的官方参数为阻抗34欧,灵敏度98db,在头戴耳机中算是阻抗较低、灵敏度偏高的类型。厂家固然是希望尽可能降低用户享用的门槛,但按以往的经验,这类耳机一方面通常是易于驱动,但也相当考验搭配的合理性。
这次的测试结果同样如此,三耳君手头不乏标称输出超过1000mW的便携播放器,但实际效果对于这个级别耳机应有的水平而言只能算是差强人意,在整体动态的控制力以及高音的耐听度方面有所局限。因此,建议用户在实际搭配时,最基础的搭配也该是“准台式系统”。
首先用于搭配测试的是Astell&Kern(AK)最新出品的可移动播放器,近期好评如潮的“可外带准台式播放器”CA1000T,采用了ESS全新ESS9039M PRO DAC作为D/A,放大端则采用了可自主调节胆石混合比例的设计。
搭配CA1000T,设置中等增益+Hybrid模式是三耳君较为推荐的状态。简单的直推便让YH-5000SE表现出活泼亮丽的面貌,整体动态和场面也有不错的支撑,能够保证不错的耐听度。显然这个特殊设计的平板单元并不需要十分强悍的推力,这是与传统大面积振膜平板单元耳机较大的区别。
在台式机型搭配方面,三耳君首先测试的是iFi Pro iDSD Signature解码器 + Pro iCAN Signature耳放的西装搭配。巧合的是与上文中CA1000T一样是采用了4颗DAC和可调式胆石混合放大的放大端,而这套西装主要搭载了四块来自TI的经典芯片BB1793芯片以及两只NOS GE6570电子管,在电源和各个细节设计也采用了iFi品牌旗舰级的设计。
iFi Pro系列签名版西装是YH-5000SE测评中输出最大的音源搭配,官方数据在16欧姆负载下平衡输出>14,000mW。对于对YH-5000SE而言,足够驱动部分小型书架箱的输出显然是极为充裕,因此在实际搭配时几乎不需要考虑调节额外的增益。
Pro iCAN Signature耳放的三种驱动模式(纯电子管、纯晶体管、混合放大)有着足够清晰可辨的音色区别,测试中三耳君更倾向使用纯电子管的模式。讲到传统电子放大,很多人会想到昏黄柔和的调性,但Pro iCAN签名版驱动YH-5000SE却没有这样的感觉,除了温暖的中频和柔顺亮丽的中高频延伸,这套组合还是保持了不俗的力道感,更没有因为电子管的介入而影响了耳机出色的通透度。
回放人声类曲目是这套搭配的强项,电子管放大为音色增添了甜美顺滑的嗓音质感,配合这款相对较近的人声位置,既有清晰而不显毛躁的唇齿音,也有细致的光泽感,让人很容易听得入神。
值得一提的是,Pro iCAN Signature还提供了iFi向来拿手的“3D Holographic 校正还原系统”,这是一种两线模拟信号处理(ASP)智能电路,某程度与常见的 Crossfeed 功能原理类似,这台机型上还提供了原生、30°、60°、90°四种使用状态,以模拟不同的音箱摆放方式,带来不同的声场效果。
想必大家都知道,聆听耳机和聆听立体声音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体验。不单只是听的形式上或者空间上,听感上是最大的不同。当我们用耳机听音乐时,左右信号分别直接耦合到我们的左耳和右耳,这种缺乏了头部相关变换函数HRTF参与的聆听方式让我们用耳机聆听普通立体声录音时,声场及声像的感受通常是不完整的(对比聆听立体声音箱)。多年来我们能看到录音界有人头录音以及音源系统的Crossfeed功能等技术,这都是希望从源头改变耳机声场回馈的做法,而在耳机领域则有通过不同声学结构影响声场营造的设计。
在YH-5000SE当中,雅马哈将单元设计得离耳朵较远,并且有着小幅度的Toe-in放置角,因此在实际聆听中,给三耳君感受通常是两端延伸较宽,但整体较为“椭圆”的声场状态。在搭配Pro iCAN Signature时,三耳君经过一番尝试后更习惯打开“3D Holographic 校正还原系统”并调节到60°的选项,在现场录音的回放中,可以听到更多的前置声场交互。实际应用中,用户还需按照耳机特性、个人喜好以及聆听音乐的类型进行切换,并没有一键万金油的方便可行。
另外一套搭配是传统Hi-End音响品牌Boulder宝达的最新串流DAC/前级/耳放一体机——812,一款从DAC架构到模拟电路都全为自主研发的一体机机型。
与812的搭配,进一步证实了此耳机值得为其投入素质上佳的音源和放大器,而不是仅考虑到驱动力的匹配,要知道耳放输出功率并不高的812用低增益驱动YH-5000SE便足够合衬出彩。812驱动的YH-5000SE不仅有着生动活跃的特色,而且能够轻松面对大编制或复杂元素的音乐,可以整理出清晰的条理和层次,展现出宽广的延伸度,这些也是高端耳机系统应有的素质感。体现高素质的还有YH-5000SE对于场面中比例关系的展现,各声部声像的凝聚感和分离度,不同频段分布的比例关系,都能有条不紊地回放出来。
以Boulder 812为搭配,三耳尝试用具体的音乐感受分享YH-5000SE的特质,也推介朋友们有机会可在试听时尝试播放这些专辑,在主流串流音乐平台均可找到。
首先是来自 Alice Sara Ott 于2021年推出的专辑 Echoes Of Life ,Alice Sara Ott 将几年来经历病痛跌宕起伏的心情都抒发在了专辑当中。从轻抚琴键到用力的弹奏,钢琴颗粒感晶莹透亮而且极具密度,适中厚度的中频舒畅自然,在飙到高音键时也能带来华丽的延伸和泛音。回放此类近距离试音的乐器录音,YH-5000SE出彩的质感和解析力表现是相当诱人的。
马友友&Emanuel Ax的泪水中的希望-贝多芬_大提琴奏鸣曲(Hope Amid Tears-Beethoven_Cello Sonatas)专辑在2021年推出,是一张演录俱佳的高清录音专辑,在过去的多次评测和演示场合中三耳君都有播放。
马友友与Emanuel Ax被称为半世纪以来最佳室内乐搭档,这张专辑更在第64届格莱美奖获得了最佳室内乐/小型合奏表演奖,专辑中充满了两位巨匠以强弱音以节奏配合无缝所表达的情感,812与YH-5000SE的搭配感染力十足。在YH-5000SE的回放中,这张室内乐专辑中的各个声部都有着透明直接的声像构建,由此带来了弓弦和琴键演奏力道的清晰反馈,具备十足厚度的大提琴与明亮的钢琴合奏起来相互映衬,在强大的弱细节还原下,录音的现场气氛也跃然而出。
人声曲目方面,以近年常听的来自爵士天后Norah Jones的专辑...'TIL WE MEET AGAIN为例。Norah Jones的这张现场专辑播放起来其实是有难度的,专辑在集结了她在不同地方的多个演唱会精选,母带输出的电平较高,而且现场收录的讯息量分别丰富,如果器材实力不够或者搭配有误,不仅没法听到该有的感觉,而且烦人的毛躁和拥挤感也容易出现。
在三耳君看來,人声的演绎大概是YH-5000SE调音设计中的重点,这张混集了Norah Jones在不同现场中录音的专辑尤其能显现此长处,不仅能轻松听出专辑中各曲目不同的编曲风格和现场氛围,Norah Jones的嗓音在不同的场合和歌曲中也有着不同的状态,同时也始终让人感觉充满血肉感的感染力,丝毫不是机械生硬的细节放大器。
这张专辑中集合了美国底特律、法国佩皮尼昂、巴西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意大利米兰、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多个场地的实况录音,但一首首电平录音较高的并没有让YH-5000SE暴露出火气。不仅于此,在低音乐器强劲的部分,YH-5000SE低音部分更展现出了相比传统平板耳机更强的下潜和爽劲力道感,这也算是ORTHODYNAMIC™平板单元的一大特点所在。
雅马哈又一标志性作品
TRUE SOUND是当今雅马哈音响产品中的设计理念,详细感受过 YH-5000SE 这款雅马哈旗舰级的头戴耳机,三耳君对这句看似简单的Slogan有了更深的认知。
在雅马哈的释义中,TRUE SOUND代表的不是监听工具一般的直白回放,而是由音域平衡(TONAL BALANCE)、动感(DYNAMIC)、声像(SOUND IMAGE)三大要素构成。
作为知名的乐器和音响设备商,雅马哈无疑有着自己对声音的独到理解,聆听YH-5000SE 不难感受到其中蕴含着十足的调音理念。这款象征雅马哈最高水平的耳机作品,一如过往发烧友们熟知的雅马哈高级音响一般,擅长以艺术家的意图表达声音,能够展现动态之间的美感,并且传达出乐曲中不同元素的各个动静。如果要简单解析TRUE SOUND的TRUE,大概不是简单意义的“真实”,而是雅马哈希望带来的“传神”。
毫无疑问,高级Hi-Fi产品在庞大的雅马哈集团中所占份额始终是相当有限的,然而带着前辈HP-1的理念,披上了最新一代旗舰5000系列的型号,YH-5000SE的面世象征了雅马哈在高级HiFi领域的决心和雄厚实力。YH-5000SE出产于日本的 Yamaha Kakegawa 工厂,与同在该厂单独生产雅马哈旗舰级三角钢琴和音频产品一样,这款耳机将会是受到雅马哈粉丝和乐迷们青睐的又一标志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