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发烧友总是喜欢找一些主题,然后设立一个概念,一道带专业属性的门。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那些更业余更不专业的人筛选出来:如果你不能认可和接受其中的一些说法,那么你可能就无法成为圈内人。而在家庭影院领域,所谓的“制作者的意图”就是一些发烧友们用来标榜自己的一个概念,他们对此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其他事。那么,“制作者的意图”到底是什么?我为什么认为它根本就不存在呢?让我们来一起聊聊吧。
创作者的意图
“制作者的意图”这个说法背后的逻辑是,电影导演希望观众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来观看他们的作品。比如像诺兰这样的大导演,经常公开表达自己认为观众应该怎么样去欣赏他的作品。然而,大多数导演并没有诺兰那样的知名度或话语权,能够公开提出这些要求。但发烧友们好像并不在意这些细节,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读说“这就是制作者的意图”。
“如果你不是我说的这种方式观看我的电影,那干脆就别看了。” ——估计没有任何导演敢这么说。
即便是诺兰也不例外
即便是诺兰这样的导演,他的所谓意图也往往实现不了。例如他希望你在特定的格式下观看他的电影(比如,他曾说《奥本海默》应该用70mm IMAX格式观看),但其实他自己甚至都无法用这种摄像规格完整地拍摄一部影片(你会发现他的电影宽高比会来回变化 并不是全片都使用IMAX进行拍摄)。至于其他导演,人们所谓的“创作者意图”更多是从电影本身推断出来的,比如宽高比、音效格式或电影的首映方式。这些仅仅是发烧友用来猜测导演想法的线索。
当然了,这一切其实都是胡扯。
即使是诺兰那些所谓的“最佳观看方式”也充满了前后矛盾。他说观看他的电影的最佳方式是在一些特殊配置的影院里。如果你真的有幸找到这样一家影院,观影体验会好很多倍吗?更重要的是,你怎么知道它就更好呢?你能专门去不同影院反复对比吗?当然不会!而且诺兰的电影也并没有只优化给这种影院播放——他的每一部电影都针对各种可能的播放格式进行了优化(包括家用版本)。如果诺兰尚且如此,其他导演就更不可能只针对某一种播放方式进行优化。
“制作者的意图”根本不存在
导演不会坐在IMAX影院里去为电影进行混音或后期制作,他们是在专业的混音室里,甚至是自己家中完成这些工作的。因此,那种认为导演会为某种特定影院或特定音响系统量身打造“最佳观影体验”的想法十分荒谬。导演的真实意图只是让你能尽可能享受他们的电影。 他们要确保无论你以何种方式观看,都能有不错的体验。在影院里看电影当然会比用手机和蓝牙耳机体验更好,但这并不意味着导演会专门牺牲其他格式的质量来成全某一种特定格式。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对“制作者的意图”如此在意?通常是因为他们花了大量金钱购买了自认为最适合看电影的设备。这就像2.35:1的投影幕布,很多电影确实是以这种超宽比例(或类似的比例)拍摄的,因此有些发烧友认为这种幕布就是观影的“最佳”选择。但这种观念已经越来越站不住脚了。甚至像诺兰这样的导演也采用了混合比例拍摄。而即使在超宽屏比风靡的时期,这些幕布也不过是把屏幕边框与画面黑边对齐而已。在如今的OLED和高端LCD电视上,这一点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结论
“发烧门槛”的核心是制造他人的“错失恐惧”(FOMO),以此来让自己为购买的设备获得优越感。通过告诉别人他们没有按照“制作者的意图”来欣赏作品,只因为他们没有买和你一样的设备,这是一种错误解读。这种人所宣扬的“制作者的意图”根本不存在。导演的真正意图是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他们的电影作品,以便他们能有更多的片约。如果你真的相信某位导演会为了某个版本的最佳体验而故意降低其他版本的质量,那么你应该听说过“地球是平的”这个说法吧?我可以推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