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种技术不差却惨遭失败的影音产品


 其中一些失败的格式为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技术奠定了基础。.jpg

创新性不足以拯救这些格式免于消亡。

 

科技发展史充斥着被市场淘汰的影音产品。

 

这九种影音技术曾宣称能改变我们体验媒体的方式。然而,尽管它们本身的技术都不差,却还是在市场中被淘汰了。

 

1.      8 轨磁带

 近距离观察 8 轨磁带。(来源:NPR).jpg

8 轨磁带特写

 

8 轨磁带是首个被广泛采用的汽车音频格式,让司机能通过它收听自己喜爱的音乐,而不再局限于广播电台。并且,随着福特等大汽车制造商在车辆中配备 8 轨播放器,它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初成为音乐爱好者的必备之选。

 

然而,这种格式存在一些严重缺陷。

 

与普通磁带不同,8 轨磁带采用一个无尽的磁带环,分成四个立体声节目。这意味着,歌曲经常在轨道切换时中途被切断,这非常令人头疼。

 

这些磁带也没有方便的倒带方法,几乎不可能快速找到你要听的歌。

 

在音质方面,8 轨磁带最初实际上比早期的普通磁带音质更好。但随着普通磁带技术的进步,更好的磁带材料和降噪技术让普通磁带迅速成为更优的选择。

 

普通磁带还更小、更可靠,并且能让用户方便地倒带和快进。因此,它们几乎解决了 8 轨磁带上的大部分问题。

 

当汽车制造商开始转向普通磁带播放器时,8 轨磁带迅速被淘汰也就不足为奇了。

 

2.      四声道音响

 四声道音响的工作原理。(来源:Brettworks).jpg

四声道音响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声道音响被宣传为 “家庭影院的又一个进化,提供完全沉浸式的四扬声器体验”。

 

像山水、日立和马兰士这样的公司都下血本押注这项技术,但很快走了下坡路。

 

行业内没有制定一个通用标准,而是分成三种相互竞争的格式:SQQS CD-4

 

这些格式彼此不兼容,所以购买四声道音响就意味着你必须押宝其中一个。

 

一些厂家也试图通过生产能处理多种格式的功放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这些设备价格太高。

 

四声道黑胶唱片本身也存在问题。为了在一张唱片上容纳四个声道的声音,复杂的编码经常导致声道分离度差和音质不佳,根本无法达到宣传的效果。

 

许多尝试过的消费者对这种令人失望的体验感到被骗。

 

再加上四声道音乐发行的有限选择以及对整个概念的含糊不清,这种格式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就逐渐淘汰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四声道音响并非完全没有意义。它为多年后家庭影院的崛起播下了种子。如今的杜比全景声系统可以说就是借了不少四声道的经。

 

关键区别在于?现代环绕声在四声道音响有问题的地方都进行改善:标准化的格式、数字精度以及为对白和低频专门设置的声道。

 

如今沉浸式不再是梦想…… 只不过不是按照 20 世纪 70 年代的音频工程师所想象的那样实现的。

 

3. 激光视盘LD

 近距离观察镭射影碟。(来源:维基百科).jpg

激光视盘特写

 

激光视盘是首个上市的光学视频格式,它确实很不错。

 

画面质量?几乎是同时期的 VHS 的两倍清晰度。音质呢?几乎达到 CD 质量,后期型号甚至支持环绕声格式。

 

这些闪亮的圆盘看起来像巨大的 CD(直径 12 寸),它的这种黑胶式的包装,让很多消费者着迷。

 

但很多人对这种格式的缺点并不那么清楚。

 

这些圆盘体积大、易碎且存储起来很麻烦。

 

早期的电影需要你在中途给碟片翻面(想象一下你的正起劲然后需要起身去翻碟片!)。而且与同时期的 VHS 不同,它只能播放,你无法录制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真正的致命原因?其实是价格。LD播放器和光盘都价格不菲,这限制了激光视盘只能被少数有钱的发烧友收藏购买。

 

因此,激光视盘从未进入主流市场,它仍然是发烧友偏爱的一种格式。当 20 世纪 90 年代末 DVD 以更小、更便宜的方式提供类似的质量时,激光视盘注定就被淘汰了。

 

3.      Betamax

 近距离观察 Betamax。(来源:ABC).jpg

Betamax特写

 

 Betamax 是索尼在 1975 年家庭视频领域的下的一个大赌注。它的主要价值主张是?它看起来更好,而且不像 VHS 磁带那么容易卷带,并且它在市场上抢先发布了一整年。

 

那它为什么失败了呢?两个重大错误导致了它的失败。

 

首先,早期的 Betamax 磁带只能录制一个小时,这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时间不够。而 VHS 一开始就推出了两小时的磁带。

 

索尼最终也追上了VHS,但那时 VHS 录像机已经可以录制整整六个小时了!

 

其次,索尼想把 Betamax 作为独占资源。与此同时,日立允许任何公司制造 VHS 播放器(松下、RCA、夏普,非常多)。很快,更便宜的 VHS 录像机就满大街。

 

录像租赁店更愿意进货的是大多数人家里能播放的格式:VHS 磁带。更多的 VHS 录像机意味着更多的 VHS 租赁,这又意味着更多的人购买 VHS 录像机。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即使索尼也开始制造 VHS 录像机,但这个Betamax已经彻底失败了。

 

有意思的是,Betamax 在电视演播室一直被使用,到 2016 年索尼将其停产。

 

4.      LD激光唱盘

 

Finial 激光转盘样品。(来源:Hifireview).jpg激光唱盘

 

激光唱盘听起来像很科幻:一种使用激光而不是唱针来播放黑胶唱片的唱盘。不再有磨损的凹槽或刮花的唱片!这个想法使它成为一种可以保护珍贵专辑,同时仍然可以享受它们的理想方式。

 

1986 年发布的这种设备能比传统唱盘更好地读取变形或损坏的唱片,音响发烧友迫不及待地想体验一下。

 

但后来…… 就尴尬了。

 

量产日期不断推迟,到了 1997 年它终于上市时(现称为 ELP 激光唱盘),那时CD 已经普及了。

 

定价上也很尴尬,一台机器超过 10,000 美元,这在当时价格相当于一辆不错的二手车。

 

而且花了这么多钱,结果却喜忧参半。

 

激光如此精确以至于它会捕捉到每一个灰尘颗粒和微小划痕,这通常使唱片听起来比用老式唱针更差。

 

ELP 唱盘至今仍然存在,但它主要用于博物馆和收藏家存档稀有黑胶唱片而避免磨损。

 

很好的技术,对吧?对啊,但对大多数音乐爱好者来说太不实用了。

 

6. 数字音频磁带(DAT

 近距离观察数字录音带。(来源:LiveAbout).jpg

数字音频磁带特写

 

DAT 本应是音乐录制的下一代技术,因为这些紧凑的磁带提供的音质实际上比 CD 更好。录音室、广播电台和新闻团队因其水晶般清晰的音质和耐用性而喜爱它们。

 

那为什么几乎没人见过呢?

 

这要把责任归咎于唱片行业从业人士。

 

这是人们第一次可以在家里制作完美的数字拷贝,音乐高管们害怕消费者会停止购买唱片。于是他们大力游说,促使政府在 1992 年通过了《音频家庭录音法案》,该法案强制厂家添加复制保护并在空白磁带上额外收费。

 

这样做的结果是,DAT 播放器本身就已经够贵了,现在还要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CD 更普及,更便宜,并且没有这些限制。

 

最终这种格式只能应用在专业录音室里,而普通音乐爱好者则拥抱了CD。一些音响工程师因其可靠性在 21 世纪 10 年代还在使用 DAT,但大多数人最终改用了计算机硬盘存储。

 

7. MD光盘

 近距离观察 MiniDisc。(来源:Galaxus).jpg

MD光盘特写

 

 

索尼创造了MD光盘,作为可重写、耐用的 CD 和磁带的替代品。这些小巧闪亮的光盘非常适合随身听音乐,因为它们在受到碰撞时不会中断和跳歌。它们使用称为 ATRAC 的压缩技术来在一张小光盘上容纳大量音乐。

 

在日本,MD光盘大获成功。人们喜爱它们。但在美国和欧洲?它们几乎跟没出现过一样。

 

而且索尼做MD的时机也非常不巧,MD推的刚有起色时,MP3 播放器开始出现。

 

MD陷入中间地带,它既不如 MP3 播放器方便,又比 CD 更贵。

 

索尼还犯了一个大错误,即系统处理数字音乐的方式。简单来说,你不能直接把 MP3 拖放到MD光盘上。相反,你必须先把所有东西转换成索尼的格式,相当于有一个烧录的过程,时间很长。

 

随着 CD 刻录机变得更便宜以及 MP3 播放器能提供更多存储空间,MD光盘在日本以外的地区几乎推广不起来。

 

索尼曾试图在 2004 年通过 Hi-MD 挽救这种格式,它提供了更多存储空间和更好的录音质量。

 

但为时已晚,数字音乐播放器已经大获全胜了。

 

8. 3D 电视

 3D 电视的工作原理。(来源:Technosnowball).jpg

3D 电视的工作原理

 

2010 年左右,3D 电视热潮席卷电器商城。从索尼到三星再到 LG,每个大厂都积极推广这些设备。

 

就连 ESPN 等体育频道也加入进来,因为它承诺将 3D 影院体验直接带进你的客厅。

 

但大多数人都并不感冒。

 

为什么?

 

好吧,那些特别的眼镜是个大问题。没人想戴不舒服的眼镜只是为了看电视。此外,家用版本通常使用主动快门眼镜,这会使画面变暗并且让许多人不舒服。

 

但更大的问题是,即使有 3D 内容,大多数人也不喜欢这种观看体验。许多人觉得它花哨且不适合日常看电视。

 

与此同时,4K、高动态范围和OLED等新技术在不需特殊眼镜或导致眼睛疲劳的情况下提供了更好的画面质量,这些改进对日常观看其实更有意义。

 

一些公司试图制造无需眼镜的裸眼3D 电视,但技术一直不够完美。到 2017 年,3D 功能已悄然从大多数新款电视型号中消失。

 

9. HDDVD

 近距离观察 HD DVD。(来源:WIkiMedia).jpg

HD DVD特写

 

 

HDDVD 与蓝光的格式大战是家庭娱乐史上最戏剧性的对决之一。东芝和微软支持HDDVD 作为 DVD 的继任者,而索尼与松下、飞利浦和迪士尼合作推广BD蓝光。

 

从理论上看,蓝光在存储容量方面有优势。HD DVD 可存储 30GB,而蓝光可存储 50GB,这意味着有更多空间用于高清电影和花絮。

 

HDDVD 的最大问题来自微软。

 

他们只将HDDVD格式作为 Xbox 360 的可选附件提供。另一边,索尼在每台 PlayStation 3 中都内置了蓝光播放器,这瞬间在全球家庭中增加了数百万台蓝光设备。

 

更致命的一击在 2008 年初落下,当时华纳兄弟宣布放弃了HDDVD,引发连锁反应。很快,百思买和沃尔玛等主要零售商以及租赁巨头网飞都放弃了这种格式。

 

几个月后,东芝完全停止了生产HDDVD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