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hion真的很爱做小喇叭,他们旗下目前有Argon3S、Argon0、Helium510、Helium410等几款书架喇叭。其中最有趣的是体型最迷你的Argon0这对喇叭,Amphion竟然不称为Bookshelf loudspeaker(书架喇叭),而称为Desktop loudspeaker(桌面喇叭),为喇叭类型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类别。
本次试听的系统很简单,只有一部综合放大器与一对Helium510书架喇叭,由于放大器已经支持数位串流播放,所以这是非常适合年轻人聆听习惯的系统。
Amphion的书架喇叭都有一个特色,就是体积相对传统书架喇叭来说,显得非常娇小,加上原厂“让你听到更多音乐,而非更多空间”的设计,所以都是非常适合放在桌面聆听的小喇叭。许多耳机玩家愿意花大价钱买顶级耳机、搭配旗舰耳放,但却很少有机会听到真正的HiEnd两声道系统所发出的真实声音,Amphion的Helium510就是最佳的入门选择。
Helium510的体积为160*316*265(宽高深),与同厂更高一级的Argon1完全一样大小,在规格上的差别只有在中低音单元所用的振膜材料,因为单元不同,内部的分音线路当然也有差别,不过分频器的设定都是在Amphion刻意安排的1.6kHz(避开人耳最敏感的频段),灵敏度也都是86dB,Helium510的重量也比Argon1轻了一公斤。
Amphion的创办人兼总裁Anssi Hyvonen认为“享受好音乐是每一个的权力”,所以他们家的产品从平价到高档都采用相同的设计理念,高音单元也都是采用同一颗1寸的钛振膜高音单元,搭配浅号角的设计,达到最佳的频域链接顺畅度。
当天听的Helium510是全黑的外观版本,看起来就像是专业录音室的喇叭一样。不过Helium510与Amphion推出同样大小的专业版本One15采用不同的中低音单元,同时One15背后还多了一个被动辐射器。
箱体也有全白的外观可选,另外也提供胡桃木色的木皮外观,不过价格稍有不同。
网罩的颜色选择非常多,也可以指定颜色,让用户展现自己的个性,但不同颜色的网罩需要加价。
连高音单元周围的浅号角也可以选择白色或黑色,怎么配都不错。
背板设计也非常简洁,喇叭端口采用内缩式的设计,是为了方便吊挂安装或是贴墙摆放,低音反射孔周围的四个小孔则是用来安装壁挂式的地方。
各种不同外观搭配组合的Helium510。
先拿出节奏艺术双人组(Rhythm Art Duo)的《旋转木马》来牛刀小试一番,没想到这套组合声音表现竟然非常棒。在这半开放式的聆听空间内,依然可以听到Helium510有着Amphion一贯的清澈、高解析的声音走向。聆听CD中的第三首,开头的大鼓分量十分足,同时又充满弹力,搭配的木管乐器质感清晰写实,形体感表现非常出色。
接着听《埃及艳后的咏叹调-德赛演唱凯撒大帝》,在近距离的聆听时,可以感受到具体而微的音场表现,比起用耳机听真实多了。聆听里面的第4首,可以听到女高音高亢的演唱,清晰而透明,背景的弦乐伴奏也非常轻松地流露出来。第10首快速的演奏更是Helium510的强项,不仅将各声部解析得非常写实,也完全不会有浑浊的问题。这样的声音特色让Helium510更符合年轻人的聆听习惯,又能表现出各种音乐不同的美感。
钢琴绝对是Amphion喇叭的强项,Helium510也不例外,在聆听《普雷斯勒的演奏艺术》时更是表露无疑,钢琴家触键的轻重缓急都表现得非常到位。在聆听这张专辑时,我刻意将音量转大,考验Helium510的承受功率,Amphion不愧是监听喇叭的专家,就算是Helium510这样价位的喇叭依然有着绝佳的承受功率,开大声也不见破音崩溃,钢琴的低音触键更显力道十足。
听《芝加哥》的电影原声带也是同样非常过瘾,让我完全感受不到这对小喇叭有什么不足之处。不论是在音场的表现上,还是音质的呈现上,Helium510都表现得可圈可点。
既然是有着监听性格的喇叭,对于乐器音色再生的精准度绝对有着过人的要求,Helium510在播放大键琴家尚隆多的《大键琴的巴洛克狂想》所呈现的大键琴琴音也是充满美感的,音色表现非常自然而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