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巨头的布局


24.jpg


25.jpg


1、互联网公司的VR生态


腾讯


腾讯是BAT三家中第一个尝试VR的,生态布局涉及硬件、软件、内容等多个环节。虽然是全产业链布局,但腾讯VR战略还是围绕游戏来进行的。思路是以合作为主,通过SDK网罗开发者,并向开发者提供腾讯已有生态资源。


硬件


计划在2016年3月推出集成了传感器和专用屏幕的头显,适配腾讯第一代miniStation微游戏机以及PC。


2016年第三季度,推出带有电池的便携主机的头显设备,配合体感手柄,提供类似于Sony PS VR的解决方案。


2017年第三季度,在内容生态及技术成熟的基础上,发展移动VR和一体机方案,或推出类似于Gear VR形态的产品。


软件


2015年12月,腾讯在Tencent VR开发者沙龙上正式公布了自己的Tencent VR SDK以及开发者支持计划。Tencent VR SDK是一个打通多个领域的通用方案-以游戏引擎为基础,涵盖了选软、音视频、输入(线控、游戏手柄和3D手柄)、账号、支付等多个方面。


分发:


虽然腾讯还没有公布其VR内容分发平台是什么,但已经给出了4种围绕内容的分成方式:


-VR Store(app):下载付费、应用内付费、优秀内容扶持计划


-游戏:下载付费、时长付费、游戏道具付费


-视频:版权内容分发、PGC内容按点播付费、UGC内容片头广告


-广告:广点通广告主资源导入、不同形式的分成机制和流量主模式


阿里


3月17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成立VR实验室,并发布了自己的VR战略:围绕硬件、内容、购物场景三个层面来布局。


硬件:


通过淘宝众筹和专业硬件频道等来加速VR设备的销售和普及。截至目前,灵镜小白、暴风魔镜3代和大朋等硬件都曾在淘宝平台上发起过众筹。


内容:


- CP支持计划:合一集团与阿里将向内容创作者提供10亿元的资金资源支持和人才培训。CP能够获得阿里的大数据、优酷的频道和宣发支持以及阿里云、无线App等底层技术支持。


- 自制内容尝试:2016年1月,优酷土豆上线了360度全景视频,并且在刚刚结束的两会期间推出了VR版两会节目点播。


购物场景:


推出“造物神”计划,让用户在虚拟世界里购物。该计划的目标是联合商家建立世界上最大的3D商品库,让用户获得虚拟世界中的购物体验。据悉,阿里工程师目前已完成了数百件高度精细的商品模型,下一步将为商家开发标准化工具,实现快速批量化3D建模,敢于尝新的商家很快就能为用户提供VR购物选择。


投资:


2016年2月,阿里以7.94亿领投了Magic Leap的C轮融资。同时,阿里集团董事长兼行副主席蔡崇信加入Magic Leap董事会。


乐视


乐视是目前互联网公司中VR布局最完整的一家,它几乎将VR融入到了自己的每一条业务线中。乐视与腾讯一样,做的是全产业链布局,涵盖硬件、软件、内容、分发以及行业应用。但与腾讯不同的地方在于,乐视的生态是建立在移动VR的基础之上的,而腾讯更多是依托游戏主机和PC。并且,乐视更看重影视内容,而腾讯的重心在游戏。


硬件:


乐视通过与灵境、蚁视和3Glasses合作布局硬件市场。目前乐视已经发布了眼镜盒子产品LeVR COOL1,适配5.5寸屏的超级手机乐1和乐1Pro。同时,乐视也在计划推出一体机产品。


软件:


乐视通过自身的云平台来向内容开发者输出技术支持。其一,云平台将开放API和SDK,支持开发者随时接入、上传;其二,提供4k+H265云转码支持;其三,提供云传输服务,提供10TB出口宽带和650个CDN节点。


内容:


内容是乐视VR生态中的重心,渗透到乐视影业、乐视体育、乐视音乐、乐视自制等多条业务线,涵盖电影、演唱会、赛事、新闻纪实、极限运动、旅游、教育、游戏等多个细分内容领域。围绕上述内容,乐视推出了“1亿粉丝覆盖计划”和“1万CP联盟计划”。


-1亿粉丝覆盖计划:从明星入手搭建内容体系,包括演唱会VR直播、明星真人秀VR直播、明星VR频道、体育类VR视频等。


-1万CP联盟:包括国际一线电影制作团队、VR原创导演、综艺制作团队以及大量PGC和UGC。


分发:


乐视发布了手机端应用“乐视界”作为其VR线上分发渠道。乐视界已经在乐视超级手机应用市场上线,并将在2016年第一季度期间全网发布。


行业应用:


-与新东方合作VR教学


-与财新传媒合作VR新闻


-与土巴兔合作VR看房


暴风


暴风一直都在基于暴风魔镜构建VR生态,这个生态以魔镜和魔王两款头显为入口,涵盖硬件、软件、内容和分发的全产业链。现阶段,内容和渠道是暴风着重想要补齐的短板。


硬件:


据暴风的官方数据,自2014年9月发布第一代产品到2015年12月,暴风魔镜的出货量已超过50万。2015年11月,暴风发布了一体机产品“魔王”,眼镜盒子产品“魔镜”也迭代到第四代。


内容:


-嫁接暴风影音资源库:包括2万部正版影视资源、300多部全景视频、94部全景漫游视频。


-与优酷土豆、爱奇艺等视频网站沟通合作,计划引入更多视频内容;与搜狐新闻建立合作,为其提供全景视频内容。


-在国内外寻求版权合作:已获得了《饥饿游戏》的VR中文版权、VR大电影《过失杀人》中文版权、BTV环球春晚的VR独家播放权等。


-开发VR游戏,已经推出了《极乐王国》、《暴风行动》、《杀戮空间》等VR游戏。


分发:


通过暴风魔镜app进行内容分发。暴风魔镜app是一个开放的分发渠道,可以安装在任何一个手机上,也可以通过暴风魔镜之外的眼镜盒子产品使用。并且,暴风魔镜目前将内容收入全部让利给CP,自己不参与分成。


除了上述几家,还有不少互联网公司在进行VR布局,但尚且没有上升到生态层面,只是在部分环节开始尝试,如:


百度


-百度视频搜索中上线VR频道


-爱奇艺推出VR频道和app


小米


-建立小米探索实验室,初期重点投入包含VR方向


-与迅雷一起参与乐相B轮的1.8亿元融资


锤子


-宣布与诺亦腾合作开发VR内容


360


-基于奇酷手机,与暴风合作发布了眼镜盒子产品“360奇酷墨镜”


网易


推出支持VR设备的手游《命运之源》


触控科技


-旗下Cocos与ARM和高通合作推出适配于移动VR硬件的引擎解决方案


-与高通和Oculus合作推出适用于PC VR硬件的引擎解决方案


-推出《捕鱼达人》、《我是车神》的VR版


2、二级市场的投资布局


一级市场对VR的投资普遍比较谨慎,不少机构虽然已经进行VR投资,但多集中在A轮之前,或以跟投为主。与之相比,国内的二级市场显得很热闹。目前看来,积极布局VR的上市公司多集中在泛娱乐领域,包括奥飞娱乐、华闻传媒、联络互动、华谊兄弟等。一方面是因为泛娱乐类的上市公司可借助VR实现业务转型或升级,理想的话可拉动股市上涨;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资金体量大,对行业早期的高风险承受能力也比风险投资更强。


奥飞娱乐是目前最积极布局VR的A股上市公司,一年之内已经投资了6家VR公司,分别是乐相、诺亦腾、TVR、互动视界、泽立仕、灵龙集团,涉及头显、交互、游戏、影视、IP等多个环节。奥飞娱乐的投资逻辑是“IP变现”,希望能基于自身IP与VR产业链中不同环节的公司形成多样化的协同模式。


华闻传媒在VR布局的广度和数量上仅次于奥飞,涉及头显、交互、影视领域内共4家公司。华闻的业务布局很广,涉及影视、广告、电子商务、物流、房产的诸多领域,可以说,华闻对VR的布局更多体现为概念和资本的布局。当然,对于华闻非常重视的广告业务来说,VR或将是未来一个新的渠道。


在影视公司里,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华策影视都已有VR布局。其中,华谊兄弟的愿景是主题公园的VR化,因此投资了圣威特,并且临时增特。光线传媒的目标是VR影院和VR直播,其在投资Dream VR后,将基于该生态进行内容建设。华策同样看好VR直播,但更侧重于综艺内容,它投资了VR直播上已有不少尝试的兰亭数字。


26.jpg


27.jpg


最后给出的几组数据:


高盛预测,到2025年VR/AR市场保守将达到800亿美元,其中硬件约占56%。


非常关注VR/AR业务的投行Digi-Capital预测到2020年VR市场规模可达300亿美元。


华泰证券则认为到2020年全球头戴VR设备销量会达到4000万台,仅硬件市场规模就达400亿人民币,加上内容和企业级市场将是千亿规模。


2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