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9,20年20部,最不该缺课的电影(中篇)


不知道各位在家宅的怎么样,身边的一些朋友已经按捺不住出去浪的心,但有一说一,目前来看,在家宅着,仍然是最安全的选择。既然还要继续宅,看电影仍是好选择,闲话不多,继续我们的20年,20部电影之旅。


[无人知晓]    2004


16.gif


导演:是枝裕和

主演:柳乐优弥/北浦爱/木村飞影/清水萌萌子/韩英惠

类型:剧情

奖项:第5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社会和家庭是人这一生必然要面对的两大生存环境,是枝裕和一直在这两者间,娓娓道来处变不惊的故事。


日本电影界鲜有如他一样的导演,既像个温和路过的旁观者,又真挚动情地向你讲述他所看到的人生。


他从不刻意放大悲情、愤怒,而是努力在里面寻找寻常的矛盾、残酷,进而挖掘它们对生活的映射价值1988年,是枝裕和大学毕业的第二年,日本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案件——东京巢鸭弃婴案。


17.jpg


一位单身母亲把四个孩子遗弃在出租屋内,最大的长子只有14岁,最小的女儿不到2岁。


警察发现他们时,屋内堆满生活垃圾,臭味熏天,7岁和3岁的女孩因长期挨饿,虚弱不堪;长子带回来的不良少年把2岁女婴虐待致死,被他装进行李箱偷埋在公园里。


是枝裕和当时便有了要把这个案件改编成电影的想法。


2004年,[无人知晓]重现了这起案件,不过做了很大改编,剔除了过于黑暗的虐童情节,只把重心放在了长子和妹妹们相依为命的生活上。


虽然故事仍然很残酷,却也洋溢着孩子世界的温情。他们是成人躲避责任、混乱生活的受难者,尚不懂得何为生之艰难时,便已在经历不应有的痛苦。


 18.jpg


是枝裕和让深爱这部电影的影迷,沉浸在克制的同情和有限的温暖中,完全没有传达愤怒情绪的意图。


在无数同类表现儿童受伤害的电影里,我们看到太多对成年人的指控,那些并非没有道理,只是在是枝裕和的电影里,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维度的表达。


[无人知晓]的动人可以超越地域、文化和时间的界限,让原本稍显极端的个案,具有了普世的警醒价值。即使是这样一个原本骇人听闻的事件,是枝裕和也能并且有意要传达出积极的力量。


 19.jpg


长子扛下母亲丢下的重担,一方面要照顾妹妹,一方面他自己还保留着青春期贪玩、叛逆的天性。他认识了不良少年、离家的少女,从中获得交朋友的快乐,也感到过迷失。


孩子们构筑了自己的一片天空,有过偶然短暂的快乐,然而饥饿、贫穷很快又把他们拉回惨淡的现实。


那纯洁的孩子面孔出现在银幕上时,很难不让人想起大人的罪恶,可又不至于放大为愤怒情绪,还能让我们保持理智的思考——现实为何如此不堪?社会和家庭,哪里出了问题?


20.jpg


世界无论如何变,责任、情感牵连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带着母亲回来的希望,几个小孩凄惨生活的样子,引领我们带着充沛的情感思考现实。无论何时看[无人知晓],它都能警醒我们周围正在发生的类似事情。


[撞车]    2005


21.gif

导演:保罗·哈吉斯

主演:桑德拉·布洛克/唐·钱德尔/马特·狄龙/布兰登·费舍/泰伦斯·霍华德

类型:犯罪/剧情

奖项: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


[断背山]属于影史,[撞车]属于2005年。不管时间过去多久,每年总还是会有人拎出[撞车]来骂一骂。它就以这样古怪的方式永垂不朽。


2006年第78届奥斯卡,[撞车]爆冷获得最佳影片。至今,这仍是奥斯卡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影片之一。


有人说,这是史上最差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甚至还有人说,奥斯卡最令人震惊的时刻不是[爱乐之城]被颁错奖,而是2006年颁给[撞车]竟然没反转。连导演保罗·哈吉斯本人,也在2015年出面回应:是啦,我也觉得[撞车]不配拿奥斯卡最佳影片……


22.jpg


[撞车]那么差吗?也不尽然。反对者有几大指摘。


一是种族刻板印象。这有点冤枉。确实,影片的前半段,黑人是小混混,波斯人是斤斤计较、神经紧张的小店店主,所有的细节都像充满冒犯性的种族笑话。


但这正是导演哈吉斯想造成的反差,当人们陷入这些刻板印象后,影片的后半段再反戈一击,打破这一切,暴露出不同族裔的复杂一面。像哈吉斯自己所讲:“我们都知道,西班牙人会把车停在草坪上,亚裔无法在黑暗中开车?你觉得这些种族笑话很好笑?先笑吧,一旦你觉得这一切处于你的舒适圈,我就会慢慢把你从椅子上惊翻过来。等到你走出影院,想法就全变了。”


23.jpg


二是设计痕迹过重。这倒有些。影片采用非线性剪辑,像《纽约时报》所钟爱的那种畅销书,到最后不同线索收拢为一条。而在每一条线索中,几乎都有反转。


在“死亡威胁”面前,以为自己平等待人的警察,杀死了只是掏出圣母像的黑人男孩;而搞种族歧视那一套的,反倒救了黑人女人的性命。加之结尾用不同人的相聚和理解,掩盖了影片的黑暗底色,有那么点和稀泥的意思,被这么批评,倒也不冤枉。


只是在这方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谓设计,只看对不对个人口味。


24.jpg

它的获奖,不是没有道理。


一是质量还算稳当,多线叙事做得平稳清晰,为了逃避死亡而暴露黑暗,为了挽救生命而选择光明的设计也算深刻。


二是,当年的发行方狮门,见到学院成员就发放DVD,而那时游说还不那么普遍,它的宣传力度足以占据学院的多数票。可做参考的是,[断背山]的发行人到颁奖季末期发现,许多人没有看过他们的电影。


三是,它确实是个安全的故事,暗示着种族问题终将和平解决,让想法天真的学员成员看了心情熨帖,再难解的矛盾都会随着时间解决的,一切都会变好的,不是吗?


 25.jpg


如果没有这么多争议,如果最终不是[撞车]获得这个不那么服众的奥斯卡,它还会被铭记吗?这一次,也许时间也给不了我们答案了。


[三峡好人]     2006


26.gif


导演:贾樟柯

主演:赵涛/韩三明/王宏伟/李竹斌/项海渔

类型:剧情/爱情

奖项: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


[三峡好人]是一部关于寻找的电影,而其中丢失的部分正是导演想要表现的东西。


作为一个时代的拾穗者,贾樟柯执着地用镜头记录着这个时代的变化,透过那些被裹挟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以及细枝末节的历史遗留物,捕捉着那些快要消逝的东西,将最后一点残影保存在自己的片子里,供人缅怀。


作为一个地标性的景观,三峡的变迁可以看做这些年来中国巨变的一个缩影,[三峡好人]恰好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成为了一部悲今怀古的典型,声画之间,隐藏着贾樟柯淡淡的叹息。


27.jpg


电影中,煤矿工人韩三明和护士沈红为了同一个目的来到奉节——寻找丢失的爱人。韩三明加入了当地的拆迁队,在每天的轮锤敲打中,等着失散多年的妻子麻幺妹儿回来。


沈红一路辗转,问了很多人后终于见到了变心的丈夫,却在跳完一支舞后选择离去。


表面上,他们是在寻找消失的另一半,实际上,不过是为了给内心无处安放的情感一个出口。他们丢失的是“曾经”,同奉节的三峡好人们一样。


28.jpg


为了修建水库,一座两千多年的城市两年就拆了,奉节人丢失的不止是家园,还有世世代代的记忆。


一片片废墟宛如宇宙大战的现场,那个丑丑的“华”字形移民纪念塔就像一个带有时代记忆的符号,别扭尴尬地提示着人们这里即将被抹掉的一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时代洪流面前,我们都是弃儿。


29.jpg

[三峡好人]的英文名是Still Life,静物的意思。


用贾樟柯的解释是“静物代表了一种被我们忽略的现实,虽然它深深地留有时间的痕迹,但它依旧沉默,保守着生活的秘密”。


电影里楼房废墟的墙上,还存留着民宅里自勉的字画,周杰伦的海报以及获奖的奖状,这些个静物背后,代表的是曾经居住在这里的人。


他们或许勤勉努力,或许崇拜偶像,或许成绩优秀,但这一切见证物都注定被袭来的大水淹没,或者说都注定被时代的洪流淹没。


30.jpg


王东明的桌子上挂着各种各样的钟表,颇有一种时间凝固的意味。


或许对奉节人来说,时间和记忆已然停在了房子被爆破的那一刻。大桥后的新居不过是一个住人的地方,埋在水库深处的才是有温度有记忆的家。正如小马哥对韩三明说的“这个时代已经不适合我们了,因为我们太怀旧了。”


2006年,[三峡好人]让贾樟柯捧回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其成就和国际影响力已经毋庸置疑,可好巧不巧,国内的上映偏偏撞车了张艺谋导演的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


如今回头来看,当时影片的发行更像是一次文化行为而不是经济行为。贾樟柯那种“殉情般的阻击”透露出一种被时代左右的无奈和叹息,毕竟,在崇尚黄金的年代,谁还会关注好人呢?说到底,我们也不过是自己所处时代的某个静物罢了。


[老无所依]    2007


31.gif


导演:伊桑·科恩/乔尔·科恩

主演:汤米·李·琼斯/哈维尔·巴登/乔什·布洛林/伍迪·哈里森/凯莉·麦克唐纳

类型:剧情/惊悚/犯罪

奖项: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编剧本


触碰黑暗,是人们热爱电影的一个原因。


2007年,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摊开它狰狞的面目,但只要有点敏锐的人,都已察觉黑暗正在一点一点吞噬那个不可一世的美利坚。


大卫·芬奇的[十二宫]将至今未解开的70年代连环杀人案搬上银幕,[迈克尔·克莱顿]已经在试图撕开衣冠楚楚的精英背后的肮脏,[血色将至]则用石油家致富的历史袒露资本积累必将伴随的血淋残酷。


即使是商业娱乐片,也都不自觉地带上了一股阴郁的气质,毒液加入[蜘蛛侠3]让彼得·帕克难解心魔,伏地魔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里搅乱了哈利的理智,[谍影重重3]揭开伯恩的黑暗过去。


当然,也少不了华语导演杜琪峯在[神探]里看透人们心中的鬼怪,东欧的克里斯蒂安·蒙吉用[四月三周两天]冰冷直视残酷体制,韩国的李沧东在[密阳]中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32.jpg

[神探]


但是,若要论起真正的黑暗,谁也比不上科恩兄弟的新片[老无所依]。


这一对兄弟,我们并不陌生。他们在国际上成名很早,1984年的处女作[血迷宫]就让人们印象深刻,1991年的[巴顿·芬克]再力斩金棕榈,从此声名显赫。


如今,兄弟俩在戛纳已经拿了三次最佳导演。


科恩兄弟向来坚持独立制作,坚持自编自导自剪,他们一面做着冰冷、暴力的犯罪片,一面做着疯癫、神经的喜剧片,无论是哪种,都能够长久地保持一种独属于他们自己的风格。


而在2007年以前,他们已经好久没有拍摄黑暗风格的犯罪电影了,上一部还得追溯到1996年的[冰血暴]。影迷们都殷切地期盼他们的重磅回归,毕竟神经喜剧塞不满观众庞大的胃口。


33.jpg

科恩兄弟


[老无所依]没有让大家失望。精巧的剧本,沉稳的叙事,严密的调度,压抑的氛围,还有足智多谋的主角,怪异瘆人的反派,命运无常的调侃,以及那徒然无力的情绪。


这一切,都属于,也只属于那两个神秘而又睿智的导演兄弟。


第二年的奥斯卡,[老无所依]不出所料成为最大赢家,学院终于无法再忽视兄弟俩的存在,因为那实在是一部异常精彩又含义深刻的电影。


34.jpg


至于这个暧昧的片名,许多人当时可能还无法领会它的意图,也并未知晓之后几年世界的动荡和绝望。


如今来看,[老无所依]远远不止是一部犯罪片。它是一个寓言,用一场精心设计的逃亡,讽喻了人间没完没了的争抢。


那突如其来的财富和不可阻挡的死亡威胁,不正象征了人生的无常吗?为了更好地活着,就得绞尽脑汁,疲于奔命,时刻不能放松。


[老无所依],刺痛到的是这个世界最深层的黑暗与恐惧。

 

[机器人总动员]    2008


35.gif


导演:安德鲁·斯坦顿

主演:本·贝尔特/艾丽莎·奈特/杰夫·格尔林/佛莱德·威拉特/西格妮·韦弗

类型:动画

奖项: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

 

2008年,人们的心态都变了。好几年来似乎永远不会停下脚步的繁荣与发展,在这一年因次贷危机走向了拐点。


环境问题还没有解决,整个世界吵吵嚷嚷,人类却连那微不足道的经济盛世也失去了。人们陷入了焦虑、灰暗的末世情结。而这时,[机器人总动员]上映了。


在这部动画里,七百年后的地球,成了一个巨型的垃圾场。


老旧的机器人瓦力,在这个垃圾场勤勤恳恳做了几百年的清道夫,他珍藏着几百年前的文明与生命,那些录影带,美妙的歌,偶然长出的唯一一棵小绿芽,甚至是一只从前人们一定会拍死的蟑螂。


36.jpg


而七百年后的人类,逃离到外太空,靠着机器的给养活着,不运动,长成了小胖墩,“邪恶”的机器不相信地球还能恢复如初,想把他们永远困在外太空。


尽管影片用了最可爱的表达方式,这样的末日也会叫成年人觉得感伤。我们是不是真的在走向这样的未来?


越是在对现实不满的时候,人类越是念旧。[机器人总动员]看似在描绘未来,其实在赞美过去。


它致敬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眷恋着1969年的[我爱红娘]影像,它甚至也没有太多台词,大多数时候依靠机器人瓦力和伊娃的肢体动作来传情达意,就像那些黑白默片。


影片中的细节时时提醒着我们,人类创造过多么瑰丽的世界,而到了未来,都毁了。


37.jpg


瓦力这帮小机器人,是在懵懵懂懂地学习这一切。曾经的花花世界他们从未经历过,只能在这残存的灰烬中去想象,去向往。


如今的世界是垃圾场,但也有无意间拾到的万花筒。


外太空的人类,曾经拥有过这一切,但如今,还要靠机器人来找回绿洲。他们失去了行动能力,甚至还要重新学习爱与希望。


影片最后,仍然回归到爱情,回归人类重返地球的努力,回归到那些古老的美德。它用最简单的故事,赞美这些亘古不变的情操,蓝色的宇宙在垃圾场中仰望,显得更加动人。


38.jpg


它恰恰好触碰到了这时代里人们绝望的心。那一年,人们发现所谓的摩登时代,所谓的狂飙猛进,都是幻象。


文明会毁灭,绿洲会被消耗殆尽,再不改变些什么,真的来不及了。也许,像瓦力和伊娃一样,在长椅上看夕阳,在河沟里徜徉,才是真。


[机器人总动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都是永恒的。


在它上映11年后,仍有许多重要媒体,将之封为新千年最好的动画片。


而在上映那一年,它格外闪闪发光。它犹如一记惊雷,狠狠在天空之中奏响,穷途末路的人们,也似乎惊醒,找到了一种最原始质朴的答案。

 

[阿凡达]      2009


39.gif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 萨姆·沃辛顿 / 佐伊·索尔达娜 / 西格妮·韦弗 / 史蒂芬·朗 / 米歇尔·罗德里格兹

类型:动作/科幻/冒险

奖项: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艺术指导

 

人类早已沦为技术的奴隶,即使是坐在电影院里也一样。


2009年,有那么多好电影。温情动人的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震撼心灵的纪录片[海豚湾],手法新颖的科幻片[第九区],凌厉冷酷的战争片[拆弹部队],黑暗深刻的漫改片[守望者],重启的传奇系列[星际迷航],都让人至今难忘。


当然,还有人人喜爱的奉俊昊([母亲])、细田守([夏日大作战])、韦斯·安德森([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以及昆汀·塔伦蒂诺([无耻混蛋]),都在这年赚足了眼球。


不过,他们始终都没有詹姆斯·卡梅隆暌违12年的回归之作,充满话题。那一年,仿佛全世界都在讨论一部电影,那就是[阿凡达]。


即便人人都在批评它薄弱的剧本、浅显的内涵、滑稽的人物形象,但仍然趋之若鹜涌入电影院,观看这部超级大片。


40.jpg


对于大部分观众,恐怕都是第一次观看3D电影。虽然[阿凡达]并不是第一部3D影片,但它却一手推动了3D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


在那之后,似乎拍摄、放映、观看3D电影成为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


电影的进步到底是什么?是视觉奇观的大发展,还是主题视角的新思路?


人们喜爱看故事,看好故事,看情感动人的好故事,但人们也同样好奇新鲜的事物,渴望新的体验。


但值得注意的是,[阿凡达]并不是只有3D这一个噱头,即使刨除3D效果,它所打造的那颗炫丽多彩的异星世界也足以让人们惊叹不已,其带来的疯狂的视觉体验,甚至让同一年上映的特效大片[2012]都无地自容。


41.jpg


[阿凡达]让动作捕捉技术攀上了一个新高度,它成功实现了对演员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同时捕捉,并且将面部捕捉的精度大大提升。


这个被卡梅隆称之为全新一代的“表演捕捉”(Performance Capture),成功消除了虚拟角色的“恐怖谷”效应,与过去的“动作捕捉”(Action Capture)完全不同。


42.jpg


除此之外,电影的拍摄还运用了前所未闻的虚拟摄像机。如果某个场景镜头不满意,无需演员重新表演一遍,只要将虚拟摄像机重新调整位置即可。这样的技术,可谓极高地提升了拍摄效率。[阿凡达]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


43.jpg


它在当年狂澜27亿美元票房,一直保持全球票房冠军的宝座,直到今年才被[复仇者联盟4]超过。即使是离开影坛许久,卡梅隆也只需凭借这一部电影,就能彰显自己在电影行业的雄心壮志。


从此,电影制作、观影方式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1世纪刚过去十年,[阿凡达]让电影未来更快地来临。


[盗梦空间]    2010



44.jpg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艾伦·佩吉/汤姆·哈迪/渡边谦

类型:动作/冒险/科幻

奖项:第83届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混音/最佳音效剪辑

 

好像除了诺兰之外,新千年还没有哪个国外导演靠一部作品就被中国影迷光速“封神”。

 

因为[盗梦空间],中国影迷专门发明了一个专有名词“烧脑片”,特供诺兰电影使用。


在当时,谁要说自己看懂了[盗梦空间],就像是对“诺神”的无比亵渎。


所以直到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才敢说,在[盗梦空间]里,诺兰用最复杂的包装,讲了一个最简单的故事。

 

45.jpg


这个“复杂的包装”是花哨而野心勃勃的。

 

诺兰在[盗梦空间]中,建筑了一座梦帝国,并且给梦境世界定制好事无巨细的规则。


现实中的时间在梦境中得以延长;由梦中梦可以攀爬到梦帝国的第二层、第三层,甚至更高;一旦人在梦中梦死去,会掉进迷失域,老而不死……


概念化的规则之外,真正把观众“镇住”的,是在脱离地球重力吸引的梦帝国,哪里需要讲建筑设计原理,完全不讲理才是合情合理。

 

46.jpg


爆破的建筑飞溅起的瓦砾可以像撕碎的纸页,街道可以卷曲折叠,平行架起两面镜子可以变出廊桥。

 

人在这座纯靠思维建筑的帝国中闪转腾挪,枪火四溅,在时间的紧迫感和梦与现实的胶着感中,完成不可能完成之任务,单从商业电影的娱乐性上说,[盗梦空间]已经赢了。

 

47.jpg


就像看见一个精致的礼盒,你总会觉得里面装的是了不起的东西。[盗梦空间]这个“盒子”里,装着一个足够简单也足够经典的戏剧母题:父与子。

 

盗梦师柯布是父亲,为了与一双儿女团聚,不惜去完成一个堪比刀尖起舞的任务;罗伯特·费雪是儿子,直到父亲去世,他也没能化解父子罅隙,是他永远的心结。


现实中的无解,放在梦境里通通变得可解,甚至柯布作为父亲,在某种程度上替老费雪达成了与儿子的和解,劝诫儿子不要走上只顾事业而疏离家庭的孤独之路。

 

48.jpg


全片最后一个镜头给了那颗用以判定梦境和现实的陀螺,随着它转速减慢,我们便也愿意相信,即使暗下的银幕没有交代故事的最终结局,这个漫长的梦,已经让柯布和费雪完成了在“父与子”关系上的救赎。

 

这是诺兰在“作弊”,也是他既为人父、又为人子的温柔。


[盗梦空间]是不是诺兰最好的电影,每个“诺吹”甚至“诺黑”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毋庸置疑,这部电影是将商业性与艺术性糅合到恰到好处的新千年佳作。

 

在此之后,诺兰把一套打着极强个人风格标签的视听语言和结构游戏玩儿得花样百出,每部新片,都有让人出其不意的看点。


[一次别离]       2011


50.gif

 

导演:阿斯哈·法哈蒂

主演:佩曼·莫阿迪/蕾拉·哈塔米/萨瑞·巴亚特/沙哈布·侯赛尼/萨日娜·法哈蒂

类型:剧情/家庭

奖项:第61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婚姻、教育、家庭、宗教、阶级观念等等问题,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普遍存在。


优秀的电影能够在其中,既彰显出人性的力量,又不回避各自的无奈。它能为我们打开一扇观看真实生活的窗口,引人深思。

 

伊朗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孔不入。阿巴斯的电影长期代表了伊朗文化语境下,人们对待生命、人生的态度;2000年以后,伊朗导演执导的以儿童为主角的电影,仍然是国际影迷对该国电影的第一印象。


但这个国家也有和现代国家相同的一面。[一次别离]在全球化语境下,呈现了一个现代化的伊朗中产家庭面临的婚姻危机。


51.jpg


影片先是获得柏林金熊奖,第二年又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一时间,在全球影迷群体中得到空前关注。

 

它在一对夫妻的离婚风波中,插入现今伊朗不同阶级对教育、宗教及家庭等问题的看法。


某种程度上,主角面临的问题虽有特殊性,但也有着现代人共有的危机感和生存难题。

 

52.jpg


妻子西敏为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希望一家三口移民国外,丈夫纳德放不下年迈的父亲,不肯离开。


于是,二人决定离婚,西敏千方百计想从丈夫手中带走女儿,认为国外更利于女儿的未来。分居时,纳德请了一个保姆照顾父亲。保姆已经怀孕,身边还带着一个女儿。


宗教教规让她很为难,她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女人看见甚至接触陌生男人的隐私部位是被允许的,即使对方是一个需要照顾的老人。


保姆照顾老人的方式,惹怒了纳德。他愤怒地赶走她们母女,意外导致保姆流产,被她的丈夫告上法庭。

 

53.jpg


这一系列事件凸显了伊朗人面对的种种问题。


他们的生活有着客观环境导致的特殊性,也有全球化带来的普世性。


我们很难忽视纳德和西敏的顾虑,他们走在伊朗嘈杂的街头,疲惫面对困境,真实触及现代人的焦虑;我们也无法不被影片强烈的纪实风格所吸引,仿佛置身于角色身边,经历了一场风波。

 

[一次别离]具备了丰满的延展性,巧妙地将伊朗社会的现代矛盾通过家庭、阶层的形式,呈现出来。即使不了解伊朗文化,也不影响理解共通的情感。

 

世界发展的形式多种多样,电影为我们讲述了它们最本质的一面。


54.jpg


当我们集中注意力,去探索那些人那些事时,我们自然会发现,生活的困境是人一生需要学习面对的事情。每个抉择,每种顾虑,或许都隐藏着无奈。

 

纯粹又丰富是[一次别离]的魅力。它是对生活的凝练,精准抓住情感着力点,击中观众心底最柔和的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