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某平台,看到了关于《大闹天宫》的15个有趣细节,来和大家分享。
1. 水帘洞的瀑布,是真的可以像帘子一样掀开的。
2. 东海龙王是个怂货。刚听说孙悟空闯进来,他说:给我轰了出去,但孙悟空下一秒就出现了,他马上换了一副面孔。
3. 玉帝全片几乎没有站起来过,他只有表情和手部动作,表现出一种高高在上、不体恤民情、不亲力亲为,只知道享福和猜忌的封建君主形象。
4. 凤凰仙子给玉帝递花蜜吃,他不是直接吃的,而是用长长的指甲蘸了一下,又骚又矫情,真讽刺!
5. 太白金星的祥云,是从他衣服里喷出来的,可能是屁……
6. 孙悟空刚进天宫,各路神仙都像雕像一样站着,死气沉沉。孙悟空就去搞他们,拿人家的武器,搞得左边的笑了一下;钻到衣服里去,搞得右边的也笑了一下。一个自由自在的猴子,给官僚气严重的天宫带来了活力!
7. 孙悟空来到玉帝面前,却看不到他,只说:玉帝在哪,在哪?其实玉帝就在上面,他只要抬头就能看到他。但正因为玉帝太高高在上,所以孙悟空看不见。这段情节暗喻了权贵和平民的隔阂。
8. 孙悟空第一次穿上官服,非常不适应。要么踩到了裙摆,要么聊起袖子又掉下来,再撩又掉下来。然后戴上了官帽,还把官帽的两个帽翅拿下来,贴到太白金星头上。他真的不适合穿华而不实的官服,也不适合做官。
9. 四大天王中,有个使飞剑的神仙,一把飞剑可以有很多小剑环绕。这个创意,后来被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沿用了。
10. 有个小猴子,从悬崖掉下来。孙悟空用金箍棒接住了他,还给他变出了一个梨子,逗得小猴破涕为笑。这是孙悟空的温柔。
11. 仙女们的打闹,有一个很魔性的动作。这个动作,其实是从京剧里学来的。
12. 土地为什么整天打喷嚏?我也一直纳闷,直到美术设计蒲家祥先生说,这是因为,他是土地公公啊,常年生活在地底,习惯了黑暗,所以一见到阳光就打喷嚏。你看,这设计、这联想,多精妙,多可爱呀。
13. 孙悟空打蛇的时候,丢掉了金箍棒,因为蛇不怕棍子,所以他就徒手和蛇搏斗,打它七寸。虽然是动画片,但也非常尊重现实。
14. 孙悟空变成鸟,变成鱼,都忍不住做出了猴子的手搭凉棚动作,很可爱。
15. 孙悟空练成火眼金睛后,本可以一棒子打死太上老君,但最终还是没有下手。他比神仙还要高尚。
而通过回顾这部影片,我们发现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事情。
1、 中国动画水平曾领先日本。
《大闹天宫》的导演是万籁鸣。在《大闹天宫》开拍的20年前,他拍了一部《铁扇公主》。这部电影在日本播放,让一名日本外科医生看到了,他大为敬佩,于是弃医从艺,丢掉了手术刀,成为了一名漫画家。他就是日本漫画之父—手冢治虫。他终生把万籁鸣当做偶像,几次跑来中国见万籁鸣。还和万籁鸣一起画下了这幅孙悟空和阿童木亲密共进的画。1988年,手冢治虫身患癌症,最后见了一次万籁鸣。回到日本画下了《我的孙悟空》草案,本想用这幅作品回归初心,并告诉万籁鸣先生,“我去了”。没想到还没画完就与世长辞……后来,后人为他推出了这部《手冢治虫物语:我的孙悟空》就有一段令人泪目的两位大师的二次元相逢桥段。
2、 比尔盖茨在设计Windows XP时,曾想跟上海美术电影制品厂购买《大闹天宫》里孙悟空的形象,做成Office助手,他好像还做出来了。
3、 《大闹天宫》曾在许多欧洲国家的电视台播放。
很多孩子长大后到网上找它。13年前,有人在Youtube上传了《大闹天宫》,很多外国人惊呼起来。有人说,这是我们格陵兰岛那代人看过的传奇啊。有人说,我小时候在英国第四台看过。我还以为这是我童年的一个美梦。2004年,有个瑞典人在某论坛发起来提问:我很小的时候看过一个关于“猴王”的电影,瑞典电视台两年放一次,我很想找到这部电影……
4、 《大闹天宫》的每一帧都是一幅画。
114分钟的《大闹天宫》,花了剧组两年的时间,总共画了7万多张画稿。
5、 制作团队真的把中国文化发扬透彻。
为了画好天庭细节,万籁鸣带着团队来到了北京宫廷楼阁采风。蟠桃园的大门,实际上是借鉴了江南的风火墙的样子。天宫里的祥云也不是随便设计的。偏重千变万化的云彩,都是变化自北京的碧云寺里。一尊南海观音泥塑下的几朵泥塑云。哪怕是小配角,比如轻盈飞舞的仙女,都取自敦煌飞天壁画。人物角色的脸,都有京剧脸谱的味道。还有我们代代熟知的孙悟空手搭凉棚的动作,其实就是最早来源于《大闹天宫》的,化用了京剧老师们的表演。可惜,这是60年前的作品。手稿也遭到过毁坏。需要不断修复才能呈现更多的细节。2020年3月,OPPO与制作了《大闹天宫》的上海美术电影制品厂联合,用120帧复刻了《大闹天宫》的经典片段:孙悟空和哪吒大战。
6、《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影响了每一个孙悟空。
谁规定孙悟空身上应该是红色和黄色了?谁规定孙悟空要系领巾、戴帽子、穿豹纹裙、紧身衣了?没错,都是《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张光宇和严定宪。1981年的《人参果》和1985年的《金猴降妖》,几乎沿用了这个设计。再看1986年的电视机《西游记》,这是真人版,也有蓝领、黄衫、领巾。1994年周星驰《大话西游》改动很大,但还是有领巾。1996年港版《西游记》,也有领巾。1999年的《西游记》动画片,只是把脸改的更加人化了。同年的《宝莲灯》,有个已经成为斗战胜佛的孙悟空,好还是有头带、桃心脸、黄色紧身衣。几乎就是1962年的孙悟空。就连手冢治虫的《我的孙悟空》,也是红黄设计。这种艺术风格,已经奠定了一种基调,万变不离其宗。足以证明,张光宇和严定宪的孙悟空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成为鼻祖中的鼻祖。
7、孙悟空拿到棍子后,都会舞一把。为了让这种舞棍的动作漂亮真实,剧组很多画师都会去学舞棍。即使过了几十年,动画设计林文肖女生,一舞起来还是十分熟练。颇有美猴王的态势。
8、孙悟空的表情,很多是画师们对着镜子挤眉弄眼表现出来,然后才画下来的。
9、在《大闹天宫》为孙悟空配音的是邱岳峰老师。而19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配音演员李世宏和李杨,都是从邱岳峰老师的配音里学的悟空效果。
10、太上老君和孙悟空对话,暗含玄机。
“猴头,炉子里滋味如何呀“。
“好热呀”。
“别忙叫热,这热嘛,还在后头呢”。
这段对话,两个人居然都是邱岳峰老师配音的。
11、《大闹天宫》有着超越时代的精神。在60年代,《大闹天宫》把天庭神仙塑造成死气沉沉、尸位素餐的官场:玉帝昏庸、太白金星狡猾、托塔天王暴戾,而花果山一片生机勃勃,显示的是民间的活力,却被天庭压得喘不过气来。孙悟空的大闹天宫,有了为百姓争取自由的味道。导演万籁鸣后来还因为《大闹天宫》遭到非议。这是一种超越时代的勇气,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