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是Magnepan美屏破格之作,桌面上的小小屏风喇叭系统,这小东西针对CAS族群的意欲明显不过。曾几何时,Magnepan予人一份保守的感觉,直至1.7的出现,技术更新之余虽然外观上只加入半圆铝质饰边,但感觉实时年轻又摩登起来。Magnepan美屏再来一记针对CAS桌面音响的新产品,令人意外之余,亦令大家昵称为Maggie的Magnepan实时“潮”起来!玩味弹升!
“Put A 3.7 On Your Desk!”
虽然是两小块加一大块,但从分工架构看,某程度上较我那两大块1.7还要高规格。1.7采用三路一幅过的全频磁力平面震膜架构,而“迷你玛吉”系统,则是既有独立一路低音屏风,而小屏风上更是二路分明,一铝带高音,再加一幅磁力平面震膜中音。
实实在在的三路,在同门之中,起码要到3.7才有此格局,1.7乃三路全频,而1.2则是二路分频,难怪在官方网页上,Mini Maggie一版劈头的标题就是将3.7放到你书桌上“Put a 3.7 on your desk!”概念上,正是将3.7的高音及中音部份浓缩成寸,再抽取更高级的20.1之低音的一小部份收到枱底或就近的地上。
放到书桌面上的Maggie,每块比一般尺码的笔记簿型计算机大不了多少,高14″/阔9.5″,厚度仅1.25″。至于DWM(DiPlaner Woofer Module)双极磁力平面震膜低音屏风之尺寸,则是高19.25″/阔22.5″/厚1.25″。“迷你玛吉”乃全新型号,而DWM低音屏风则是早已有之独立型号,专用以配合MMC2/MC 1类挂墙的窄条屏风使用,充当辅助低音,用以玩环绕声,享用AV或纯音响皆可。将之与全新的Maggie整合,成为一套2.1卫星式三路屏风喇叭系统,桌面屏面,可谓既简单直接亦见惊喜的高招。
正因为Magnepan之父Jim Winey既是个工程师亦是音响发烧友一名。就在四十多年前,Jim花了将近十年时间在寓所的车房内潜心研发,当时借着正职在3M工作所得来对物料的知识,多次从失败中再出发,最终弄通了无源平面震膜的磁驱架构这个大难题,再将其他小问题一一解决以后,Magnepan终于正式量产,时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九年之后,Magnepan迁入白熊湖的厂房,一直至今,这既是Magnepan里程碑,更是Magnepan历久不墬的见证。经过多年来仍站稳发烧界一席位,其无可取代的特大发音面积及无箱音染效果正是关键所在,讲到这个,当然要谈一谈其背后原创的专利技术。
原创
Jim Winey在开发大面积平面震膜喇叭的路上,最重要的突破在于创出直列式长条磁体羣架构去配合垂直缠绕的线圈,由此再引伸出真正铝带高音(True Ribbon Tweeter),以及类铝带/平面磁驱动器(Quasi Ribbon/Plannar-Magnetic Driver)之下的大面积震膜中高至中低音。就此免去静电屏风喇叭需要升压/插电,以及惧怕受潮的麻烦之同时,仍取得大面积平面震膜的优势。
Magnepan那真正铝带高音(True Ribbon Tweeter)的构造其实并不复杂,重点在于原创,表现优秀并且经得起时间考验,其结构是以一条短至数吋或长至数十吋的幼身铝带(铝箔)充当震膜,两侧架有一对差不多高度的幼身磁铁棒,两磁铁棒贴近铝带一边极性必需相反,并将上述部件固定在前开放后疏气的疏孔极片(固定槽)内。
虽然是幼幼的一条,但当这数十吋长的铝带随着磁体极性转变;随着音乐讯号而颤动之时,仿如竖琴上的弦线般颤动,所散发的高音量之丰富,效率之高,更兼作前后双极三百六十度扩散,经验过的人都认同其效能无出其右。
大家不妨幻想一下,满天花雨洒金钱是何等精彩,一条数十吋长的铝带高音颤动起来,就似这般场面!至于类铝带/平面磁驱动器(Quasi Ribbon/Plannar-Magnetic Driver)之下的大面积震膜中高至中低音,那就复杂得多了,在一幅大面积的疏孔极片上,有规律地垂直排开一羣高度差不多由顶到底的磁铁棒,当中的规律包括磁铁棒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隙,此外每根磁铁棒的前后极性和后排在左右的,极性必需一百八十度反转,单单站在一面去睇的话,就如梅花间竹般正反正反,南北南北地排列。
另一规律是根据负责频段的高低而采用粗幼有别的磁铁棒,负责中高的明显比负责中低的幼。磁铁棒排列妥当之后,再盖上厚度只0.0005吋的Mylar聚乙烯薄膜,四边拉紧并牢固黏贴,形成覆盖所有磁铁棒而不紧贴磁铁棒的状态,这正是用以鼓动空气,用以发声震膜,但还欠线圈。
接着再于震膜表面,在各磁铁棒之间的空隙之前,垂直地贴上厚度只0.001吋的铝带,这就是Magnepan独步江湖的专利技术,类铝带/平面磁驱动器(Quasi Ribbon/Plannar-Magnetic Driver)之下的大面积震膜中高至中低音。大面积兼双极发声之下,推动空气面积之大,确叫绝大部份采用动圈单元的喇叭望尘莫及,更是毫无箱音染兼驱动感强得来似毫不费劲,有着举重若轻的轻松自在感觉。
摆位
花点时间设定Maggie可谓无甚难度,跟一般2.1声道卫星系统无多大分别,只要紧记,双极式发声的Maggie背后必须有墙依傍,取其反射、增益。简单点讲,书桌面向墙壁摆放的,就是适合Maggie演出的场地。至于DWM低音屏风,无论摆到枱底或就近的地上均可,同样要有侧墙、背墙或墙角依傍,只管听得见整体有低音承托,但感觉不到低音的来路/方向感,融入两块Maggie的声音中,即成。
或需要一点时间去微调摆位及距离,每个房间都是个独立个案,故无所谓指定距离、角度,得花点时间、耳力、气力去来回实试。如因为空间细小又或房间声学特性的影响,令低音过多,靠摆位亦处理不来,厂方还有一招可供使用,就是串上电阻去衰减之。至于最适合Maggie发挥的房间尺码,大概是百来平方呎或以下,正是一般“桌面喇叭”的合理使用范围。
再回到两块迷你屏风的摆位,除必须有背墙可依傍外,一般正常坐姿/高度之下,两块屏风直接放在桌面就是,最忌完全高于或低于耳平高度,也就是一般桌面计算机显示器的摆放高度。更得注意,两块屏风有左右之分,以铝带高音皆在内侧方为正确。
至于两块屏风的toe-in角度,相当个人,toe-in“拗入”角度多或少,抑或平放,对中央结像、口形的聚焦,音场的开阔感有立竿见影的影响。更由于喇叭与耳朵的距离近,稍为移动(拗入或拗出)少许,即有可闻变化。试音过程中,Maggie两侧相距24″,离背墙18″,离耳大约22″,笔者的最终设定是稍稍拗入,大概拗入二十度,这样子下,耳前的半弧包围音场,以及不过份聚焦的自然口型,最合我心意。
聪明的手法将屏风喇叭融入桌面音响,是个相当聪明的手法,桌面喇叭使用上最大特色系聆听距离近,故音压不能太高,能量亦不能太集束,否则容易引致耳倦,不耐听!屏风喇叭正是解决这个的高手,以大面积发声的铝带震膜高音及平面震膜中音,“扬”出声音,更同一时间“扬”出大量弱音细节,就似专业近场鉴听器的效果。
由于震膜(换能器)的发音面积大,能量不似动圈单元般集束,臻至稍低音压亦不失细节的境界,用以充当桌面喇叭,可谓既听得舒服,长时间聆听而不易耳倦,更重要是依然提供充沛的讯息、细节,反应也快,全无声箱音染。
澎湃的情感
正是近而无逼力!多嘢听!大量音乐讯息!反应也快!以Fujitsu笔电透过USB直入Perreaux 80i合并机,并选用iTunes程序播放器处理音乐档案,播出K2HD版的《雪狼湖》,陈洁仪的「等了又等、等到了、原来只要共你活一天」,陈的歌声/嗓子通过Maggie表现出透明、晶亮、动人曲线。
演译的强度、澎湃的情感、叫人揪心的情绪,没因为Maggie迷你而感到有明显萎缩,甚或比听着摆得远远的大喇叭有更肉紧更揪心的亲近感。再来一首Madonna在美版《EVITA》中的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同样带出歌曲中的情绪逼力,感受得到演译中那份高姿态俯视的气焰,音色响亮而无音量压逼力。
来一段K2HD版王菲的《天空》,那份缓慢中的紧奏,不经意的深情,透过Maggie唱出来,韵味相当。三个录音,三把不一样的女声,令我感受至深的是Maggie的音色虽与浓味沾不上一丁点关系,但又绝无丁点寡薄感觉,有着音色粗朴,腔口细节变化丰富,从容地带出演译情绪的效果。
小型Big Band Sound气度
也曾转以Cambridge Audio Azur 651C CD机播放那原装的王菲《天空》预制CD,Maggie立时反映出,声音较CAS音乐文件浓厚有肉一点,不一样的听头,浓妆淡抹随你喜欢!个人口味倾向CAS上陈洁仪的晶亮音色与动人曲线,以及CD上王菲的厚度。
Helene Grimaud弹奏拉赫曼尼洛夫钢琴奏鸣曲,低音键仍见重量感之同时,高音键更是通透晶莹有加,最重要是能量强而不刺耳、贯耳。Dave Koz-At the Movies CD碟中的The Pink Panther,一份所有细节都齐齐整整的小型Big band Sound气度,感觉既热闹又玩味盎然。
动画电影《阿拉丁》主题曲A Whole New World,Donna Summer的雄浑歌声线,加上Dave Koz嘹亮的色士风,所透出的宽宏气度,透过Maggie依然感受得到。最后,仍按奈不着,祭出《鼓动心弦-赤壁战鼓》,以试探一下Maggie的极限,结果可算矛盾,既不出人意表,但亦见惊喜!
物理天限,那大鼓抽动下大面积鼓皮移动所发出的浸浸低音,对Maggie当然是苛求,但小鼓、对钹,其他的金属或木敲击,还有琵琶,确系反应快,弱音细节多,声音有序纷陈,依我见解,在桌面音响上,此种种都要比低音有多激荡来得更重要!
Maggie肯定是我所听过,最多细节,最音乐化,又最悦耳兼全无声箱音染的桌上喇叭!或有需要去研究一下,家中的书桌的摆位如何由背墙改为面墙而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