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 D’Agostino Progression SE M600,爆炸力一触即发


Dan D’Agostino离开30前创办的公司后,在2010年改以自己名字另创新品牌,率先发动攻势的Momentum一雷天下响,以精炼技术再度掠夺全球发烧友的心。其后,Dan D’Agostino为了让更多人可以分享得到他的放大器设计精髓,开拓售价较Momentum亲民得多的Progreesion系列。


先拔头筹的是在4Ω时功率输出上千瓦的单声道功率放大器,其后再在2017年加推Progression Stereo立体声放大器和独立电源的同系前级,使Progression自成一派,开始成为Momentum以外的另一类选择。


1.jpg


别具意义的特别版制作


Dan D’Agostino近几年再把Progression发展步伐加快,功率输出达到1200W/4Ω的Progression E M600在2019年香港高级视听展上正式发布。最新面世的这款制作与他们在较早时候推出的超级班霸Relentless单声道功率放大器互相辉映,为亚洲乐迷再次带来无比震撼!由于新登场的Progression特别版视Dan D’Agostino特为中国包括香港和澳门市场而制的产品,因此这部Monoblock后级对我们而言别具一番意义!


24K镀金显示屏表框


进入本刊试音室后细意参详,发觉升级自Progression Mono的SE M600,外部结构与原版基本一样,不过那个设计灵感来自经典瑞士宝玑手表款式的功率表,但圆形表框和针摆下缘现已改作24K镀金处理代替原作的普通铜框。


相对之下,金光闪闪的崭新显示屏在通透的翠绿灯光映照下,贵气倍添地使整体显得炯炯有神,在铝原色金属机身前端产生画龙点睛之效。而且,高速反应的指针具备接近180°大范围摆动,让电平显示更加准确。D'D今次还在上缘呈圆弧向后曲线的SE M600前障版之右下角,特别加印一个别致的D'D新Logo,为外型简洁的SE M600平添一份时尚感。


2.jpg


提升铝制Venturi散热器效能


同一造型下的Progression单声道后级,无疑带有强烈的Momentum影子,但由于级别不同,SE M600两侧所用Venturi散热器已由Momentum所用纯铜,一改而变为成本较低的铝合金。铝的导热效率虽然不及纯铜,但两者其实都是由独立的金属坯运用先进的CNC数控车床镂空而成,与同属航天级铝合金的Progression主机框结合时,不带瑕疵的铝原色Venturi散热器使SE M600整体流露出来的连贯性更趋统一。


3.jpg

 

而Dan为了提升铝合金Venturi的导热效能,金属镂空管道的直径较Momentum更为宽阔巨大,独特结构有助把由功率管产生的热能传遍整个散热器去,再透过带理想Venturi效应的大型管道,扩散至空气当中再迅速排走,全面解决大功率输出产生的高热问题。壁面极厚的重型机壳配上Venturi散热系统除使SE M600工作温度平衡稳定外,也为内部各不同电路带来理想屏蔽,而且,简约而无虚位的稳固扎实机身,既彻底杜绝讯号通道免受各类讯噪干扰,同时亦可以理想发挥机械性抑震阻尼效果!


质素紧贴旗舰的亲民版制作


航天级铝机各部分处理已经一丝不苟至如此境界,作为作为代表Dan D'Agostino成就的核心电路自然严阵以待,从内部结构可见,SE M600整体处理方针与Momentum同出一辙,只是在某些无损音效表现的非关键部分,才适当予以简化,至Dan D’Agostino一直强调的Super Rail技术,则不变地全面移植至SE M600身上,确保其输出坚稳平衡,因此,简而精是SE M600重要设计特征。


4.jpg


Super Rail其实是种独特供电处理方式,设计概念借鉴自汽车发动机的涡轮增压技术,实际运作起来时则会透过独特处理系统预先把电压提升,因此能够为输出放大部分提供特别充裕的工作宽裕度,这有助于提升音乐讯号的放大摆动幅度,强化放大系统的动态表现力,由于输入级比主输出级持续使用更高电压供电,致使输出级得以在最佳状态下工作,纵然SE M600面对低阻抗情况下,依然能够源源不绝地作出大电流驱动,这除了对扬声器带来理想控制下,也提升音乐传真度,放大器失真特低之余,更使动态变化无拘束地表现得开扬活泼得多。


5.jpg


粒粒精选的电子零件


为了让Super Rail整体运作臻达完美,采用全平衡电路编排架构的SE M600,无论是在输入、驱动和输出级以至供电部分都尽用优质零件。


6.jpg


首先,供电部分精选了一只大如细装曲奇饼罐般的重量级Keen Ocean电源变压器,主滤波电容则使用8支耐压效能特别高而每支12,000μF/120V的大电容,组成能量储备惊人的后盾,为大功率输出作好缓冲准备。SE M600的输出级可见正负左右包含总数48颗ON(美国安森美半导体公司)的NJW0281G和NJW0302G(15A/250V/150W)互补式功率管,这个关键输出部分还以Dale RS-5电阻作搭配。


7.jpg


至于讯号输入电路虽然不及Momentum般零件密集,但结构同样精密。SE M600既使用了Cornell Dubilier的CDM云母电容,同时又精选WIMA聚丙烯电容和Nichicon等各式各样悉心配对的电容,这些全属音响级补品零件。用料绝不手软的SE M600在整流稳压方面亦不敢怠慢,继电器除使用日本OMRON的LY系列外,由于SE M600功率输出强大,配合所用各类保护电路亦做足功夫,确保SE M600遇上恶劣情况依然运作正常。


8.jpg


简而精的结构


Progression SE M600特别版的电路设计虽然突破传统,但电路编排却坚持采用传统方式处理,因此并没有采用现正流行的SMD表面黏着线路板结构,反而回归基本地采用原子粒穿越PCB电路板的传统结构。据悉公司创办当初,他们更以人手焊接电路板上的每颗零件,现在为了加快整个生产步伐,制作程序已全面改由焊锡机处理,而除了铝合金机壳必须外援帮助外,每部SE M600繁复制作工序均是在Dan D'Agostino的美国Arizona工厂内严格执行,确保各部分都精密准确,满足Hi-End要求!


9.jpg


由于Progression SE M600只设平衡输入,一次器材由头到尾都采用XLR平衡方式连接,配合的前级是音控部分靓料用尽的原版旗舰机Momentum,并以CH Precision四件头的SACD/CD作讯源处理,驱动的扬声器Dynaudio Evidence Platinum,黑胶唱盘则是SME配Kondo唱放。


爆炸力一触即发


10.jpg


果然不愧是Dan D'Agostino出品,SE M600一开声便已经令人着迷,浑然天成的驱策力,加上光可鉴人的高频延伸和直入地心的低频下潜力,使重播任何音乐都有种如入无人之境的脱胎换骨感觉。浑身是劲又着重细节表现力的这部高分析力放大器,在展现Kitajenko指挥Gurzenich-Orchester Koln乐团演奏穆索斯基的《画图展览会》时,所带爆炸力特别惊人,而优雅悠长的不落俗套表达,亦不失发思古幽情的高雅味道,多种优点集于一身的传神声效,使十多个章节皆表现得恰到好处。


巨细无遗的刻画力


11.jpg


乐曲起始以<慢步>段落夹杂着描绘<侏儒>及<古堡>两幅画作带起的异国风情,提琴组的群奏固然无懈可击,难能可贵在铜管组合木管组表达亦淋漓尽致,因此无论是来自小号、伸缩号合大号的高速声效变化与及骤然而至的强奏等全都美妙绝伦,辅以法国号、双簧管合巴松管等的配合同样美不胜收,让我既听到作品中难能可贵的一份戏剧性张力,又细嚼到深邃而迷人的韵味,可见Dan今次这部功率放大器劲道无匹之余,亦具备巨细无遗的刻画力,所现容光焕发的声效,不会头重脚轻地失却平衡,更使各个乐组都能清晰立体地完整彰显出来,均称自然的活泼迷人声效,亦让乐韵舒展得浑然天成。


12.jpg


其他如《天方夜谭》和《布兰诗歌》等作品,全都在取之不尽的惊人能量下,无畏无惧地展现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焰,而肌理分明的表达,甚至连作品凝聚出来的那股独特气氛亦全然铺捉,就好像是重播电影音乐《见龙卸甲》时,在深富冲击性的强烈声效变化当中,让我切身感受到作品背后描绘一份情景交融,杀气沸腾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激昂悲壮苍凉效果。气定神闲而具大将之风的SE M600,容许我屏息静气地享受每首作品的慑人气魄!


让动感自由骋驰


六百瓦功率放大器面不改容地带动扣人心弦的音效可以想象,但汹涌而至地时刻保持雄赳赳的声效,会否欠缺人声韵味是让我心感疑惑的地方。换上了《Espana》一听效果,发觉这方面的担忧其实是多余的,在深具层次的SE M600驱动下,Dynaudio Evidence Platinum再现女次高音Rosie Middleton演唱《卡门》一曲时显得浓淡得宜,从容不迫的表达,在展现国家交响乐团的热炽澎湃演奏时亦因强弱控制得宜而能并发出连连火花,可见这部功率放大器动静皆宜地刚柔并济,能够泰然自若地匀称处理每个动与静场面。


13.jpg


而且,SE M600所具理性分析力,更让我体验到一份如瀑布奔流的难能可贵音乐流动感,由于高低起伏如浪潮拍岸般自然畅顺,使碟内来自比才、夏布里耶和高沙可夫的作品都可以毫无保留地完整刻画,无论是附加女声还是全首作品皆由纯乐器上阵,SE M600都能够深富3D感地无暇表达,纵然是在交响乐团国立全开时,依然如履平地般手到拿来,SE M600能够穿墙破壁地勾勒出一个前后有序的壮阔宏伟音场,可见海量输出的放大系统对于彰显管弦乐团的庞大阵容有多重要。丰足的能量储备,让音乐作品中各高潮段落的彭湃音效,可以不加任何修饰地自由骋驰,不加压缩而没有隐藏的SE M600开扬奔放凌厉表达,配合疾如风快如电的反应,自然要多震撼便有多震撼!


富生命力的活泼迷人声效


14.jpg


活泼迷人的声效在重播Aaron Neville于《Warm Your Heart》中演唱<Everybody Plays The Fool>同样表现得适体平衡,简单得乐器伴奏配上歌者闲歇性地运用真声和假声得交替演唱,为这首作品添上更觉迷惑人心得情趣。至于开始时由Ry Cooder以吉他声伴随着Aaron Neville演唱的<I Bid You Goodnight>同样美妙绝伦,圆滑流畅的旋律配上玲珑浮凸的音场定位,使主唱者在多位和唱合演下,位置清晰到可以尽数人头,不能不提还有Jim Keltner精悍富动力的鼓击,充满震慑力地为听者带来绵密的听觉按摩作用,平添这首反反复复地叫人早抖得作品无穷魅力!


非同凡响得乐器传真度


15.jpg


SE M600有条不絮得声效在重播钢琴作品时同样无懈可击,听玛格丽治与韩国年轻一代新秀林东赫合演拉赫曼尼诺夫得一首《交响舞曲》双钢琴演奏,干净利落得琴声刻画,让我清楚体验到对向而置的两座钢琴和谐唱和,在男女钢琴家以轻松畅快的声音与速度演奏下,完全没有主奏和伴奏之分地显得水乳交融,充满默契的演出,使大家无分彼此地在音符和旋律上交换动人音乐元素,让人听得倾心迷醉!


16.jpg


小提琴和大提琴与钢琴合奏的乐曲同样精彩绝伦,听《The Magic Bow》SACD中宁峰拉奏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中压轴一段的Caprice No.24,乐曲中各类如玩杂技般的惊人演奏技巧,全都纤毫毕现地悉数尽显,与钢琴在短短数分钟内不断幻化出精雕细琢中不失音乐韵味的迷人效果。


17.jpg


重播Mischa Maisky与女儿Lily Maisky合演的作品同样魅力四射,当中Maisky在Bonus CD中拉奏一首由Benjamin Yusupov特别创作给他作音乐会首演的大提琴协奏曲就更见火花四溅,作为庆贺Maisky踏进六十岁的现场录音,无论是大提琴或由交响乐团刻意营造出来的奇异声响效果变化均自然流露,并因此导引出一份诡谲不安的神秘感,且音场立体感显明而突出,让这首描绘艺术家面对复杂社会现实的富争议性作品惹人遐思!


总结


Dan D’Agostino以Momentum系列打响头炮后,开始研究加推副线产品的可能,在循步渐进的发展下,Progression现已演变成为与Momentum互相辉映的系列,今次所试这套特为中国市场(包括香港、澳门)研发的SE M600,力感之强和声效之佳更胜往昔。


18.jpg


当中让人完全意想不到的地方在Dan D’Agostino所制功率放大器输出越来越大,但却完全不沾粗豪俗气,这与一般人认为大功率放大器理所当然地声音粗糙的想法背道而驰,原因Dan D’Agostino透过成熟处理方针,除使600W/8Ω的SE M600能够从容不迫地轻松面对任何大小场面外,独特而有效的电路设计,更让其配备充裕动态能量,灵活应对任何类型的音乐重播,致使这部功率放大器既可以完全满足阵容庞大的交响曲演出,再现怡情养性的室乐和小品时同样美不胜收,这种情况就如同是大马力汽车在慢跑时气定神闲,于高速公路骋驰时仍然持续保持平稳顺畅,相反,细马力汽车就难以取得相同效果,车身抖动问题和引擎咆哮声很多时都会在进入公路时加剧。


在Dan D’Agostino匠心独运的电路处理下,SE M600除在面对庞大输出时功率不会枯竭用尽地出现音场崩溃现象外,小音量重播时亦不失乐器形体和线条,因此无论是在大小音量下都能保持音乐格调,是乐感倍添的SE M600让人怦然心动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