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定在了3月27日,距离现在还有一个多月,不过入围名单前两天已经公布出来了。
很多都是我之前下载榜里出现过,不知道大家都看了几部,不过受疫情影响,我觉得这两年的欧美电影质量也拉胯的厉害。
很多好莱坞一线导演也频频翻车,究竟是疫情之下人们情绪需要释放,而对影视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是影视行业经济萎靡,导致制作水平集体下滑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希望疫情赶紧结束吧!
首先是入围「最佳影片」的名单,有意料之中,也有意外之喜。
《犬之力》
《沙丘》
《贝尔法斯特》
《西区故事》
《国王理查德》
《不要抬头》
《驾驶我的车》
《玉面情魔》
《健听女孩》
《甘草比萨》
| 按照提名奖项数量排序
比如,《西区故事》《甘草比萨》等看过的人都比较少。
今天就给大家来个总览性介绍——看看你心目中的奥斯卡最佳是哪部。
《犬之力》
The Power of the Dog
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配,最佳改编剧本、剪辑、摄影、配乐等12项提名,领跑今年奥斯卡。
上次拿到12项提名的电影还是 在上次 2015年第88届奥斯卡的《荒野猎人》。
而有12项提名以上成绩的电影,也要追溯到4年之前,也就是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13项提名的《水形物语》。
《水形物语》最终摘得了「最佳影片」的桂冠,不知道这届的《犬之力》能否有这样的好成绩。
说回电影,《犬之力》中 卷福 扮演一位的牧场主 菲尔·伯班克。
他富有魅力,但又威严满满,甚至让人害怕。
当兄弟把妻子和儿子带回家时,菲尔对他们百般折磨,直到有天,他发现自己对侄儿有一丝爱的渴望。
这部电影虽然和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一样,都是同性题材。
但《犬之力》对此的表现及其隐晦克制,没有真正夸张到「叔侄恋」,有的只是男人之间情感的试探,和男性气质之间的较量。
作为影史上第一位两度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女性,简·坎皮恩 拍这部电影时非常细腻。
她在影片里对男性气质,或者说男子气概有深刻的剖析和解读。
甚至是挑战和嘲讽了这个世界上「普遍存在的大男子主义」。
当然,想要体会到导演的用心,我们看的时候需要很大的耐心。
《沙丘》
Dune
仅次于《犬之力》,拿到了10项提名。
《沙丘》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星际帝国中的厄崔迪家族被皇帝派遣到产出「香料」的厄拉科斯星球,却陷入阴谋中,被帝国和哈克南家族联合起来歼灭。
少年保罗作为幸存下来的厄崔迪后裔和厄拉科斯的原住民弗雷曼人联合起来,一起展开复仇。
这是少有的在去年引进国内的几部电影之一,上映后观众的评价还有点两极分化。
喜欢的人认为,这部电影不管从叙事和画面上都拍出了原作的史诗感,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沙丘》小说电影改编作品。
很多观众都听过关于《沙丘》翻拍的故事,大师级的导演 佐杜洛夫斯基 和 大卫林奇 等都栽了跟头。
维伦纽瓦能把《沙丘》完整呈现出来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成绩了,甚至有人拿这版的《沙丘》和《2001太空漫游》相提并论。
但是也有不喜欢的,他们认为《沙丘》就是部超长预告片,感觉故事还没开始电影就结束了。
不过《沙丘》在音乐、视觉效果、美术风格,还有对原著的还原程度上,都是毋庸置疑的上乘作品。
特别是音乐,汉斯季默的配乐震撼人心。
每次沙漠的镜头出现,响起背景声,仿佛观众都能感受到风沙在身旁流动。
不得不承认,《沙丘》会成为电影史上绕不开的一部作品。
《贝尔法斯特》
Belfast
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配等7项提名。
影片从电影海报,到画面质感,甚至题材都很像前两年的《罗马》。
但这只是第一印象,两者都属于「作者电影」,个人化的表达,让观众能感受到截然不同的情感。
《罗马》像导演用故乡记忆编织成的一首动态长诗,情绪主导着画面,给人以感动。
而《贝尔法斯特》则是儿童视角下的一卷画作,画面很美,也更细碎。
总体上《贝尔法斯特》不及《罗马》,不过两者都饱含着人们对童年对故乡的热恋。
《西区故事》
West Side Story
斯皮尔伯格导演作品,和《贝尔法斯特》一样,获得了7项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
影片改编自1957年的百老汇音乐剧,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纽约街头的帮派斗争,还有分属不同帮派的男女主之间的爱情故事。
比较可惜,影片豆瓣只有6.5分。
这不是斯皮尔伯格导演能力有问题,能看出来全片在节奏把控,场面调度等方面依然优秀。
只是作为1957年的音乐剧,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类型的故事,确实有点老套。
再加上两位年轻主演的表演还不够成熟,很多观众都觉得观感不太好。
《国王理查德》
King Richard
史皇新作,6项提名中就有「最佳男主角」提名。
《国王理查德》是奥斯卡里比较少见的体育题材,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算是美国网球版的《摔跤吧爸爸》。
不同点在于,现实里的原型理查德·威廉姆斯是一个没有任何网球背景的父亲。
史皇和理查德·威廉姆斯
但即使这样,他依然把两个女儿培养成了网球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女选手——维纳斯·威廉姆斯和塞雷娜·威廉姆斯。
虽然是体育题材,但是影片也偏向「人物传记」,很多笔墨都用来刻画理查德·威廉姆斯这位传奇父亲。
他幽默、坚毅、持之以恒,同时也免不了有控制欲强,些许自大等缺点。
《国王理查德》情节简洁实在,在教育和励志中也不乏幽默,史皇也是影帝的有力竞争者。
《不要抬头》
Don't Look Up
《不要抬头》和《沙丘》类似,观众评价差异化明显。
很多人应该是抱着 超强卡司阵容 和喜剧题材去看的,却没有发现让人眼前一亮的表演桥段,或者颇具深度的剧情。
所以觉得这就是一部浪费演员的烂片,还不如一集SNL(即《周六夜现场》)。
但这样的看法也许有些先入为主了。
《不要抬头》讲的是一位天文学研究生和她的导师意外发现了一颗新的彗星,但坏消息是彗星在不久之后就要撞击地球。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国**、大资本巨头和普通民众对于世界末日的应对态度。
它不是一部单纯的喜剧片,而更应该定位成 荒诞剧。
影片疫情之前就立项拍摄了,一开始应该是针对「懂王」特朗普的。
但瞎猫碰上死耗子,刚好撞上了全球疫情的档口,影片的嘲讽度瞬间就拉满了。
影片内的荒诞在于美国民众面对灭顶之灾的种种表现,影片外的荒诞,就是它虽然狠狠地嘲讽了美国各种社会现实,但也仅仅是嘲讽。
影片播出后,美国每天新冠确诊病例依然奔着百万去,现实并没有改变。
如此看来,《不要抬头》也是一部很让人悲哀的电影吧。
《驾驶我的车》
ドライブ・マイ・カー
首部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日本电影。
《驾驶我的车》故事是日本电影非常擅长的情感题材,而且改编自村上春树2014年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舞台剧演员家福偶然发现妻子出轨,但没有点破,直到妻子去世,这反而成为了他的心结。
之后在剧场工作中,家福和女性司机渡利开始熟络,两人彼此相拥与宽慰。
村上的作品一向都比较难改编,很多时候影视化只能还原表层故事,却没法凸显文字的氛围,比如《挪威的森林》。
这几年最成功的例子应该是《燃烧》。
《驾驶我的车》这次也比较成功,除了村上的故事外,电影里的话剧还是契科夫的《万尼亚舅舅》,又多了一层深意。
再加上导演本身的表达,三种文本汇聚在一起,和谐融洽。
《驾驶我的车》能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也就理所当然了。
同样,这次它也提名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话说村上春树一直诺贝尔陪跑,如果这次能拿到奥斯卡剧本奖,也是不错的结果。
《玉面情魔》
Nightmare Alley
《水形物语》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的作品。
改编了一个比《西区故事》更老的故事——1947年的同名影片。
原版的《玉面情魔》是黑色电影,而且正处于好莱坞黑色电影的高峰期。
所以电影很刻薄地凸显着当时的社会阴暗面,甚至有种B级片的味道。
托罗镜头下的《玉面情魔》则更注重悬疑、犯罪元素,但整体有点翻车。
新版视觉效果很好,故事层面却没有什么新意,整个电影显得有些无聊。
《健听女孩》
CODA
翻拍自法国电影《贝利叶一家》。
《贝利叶一家》很多人都看过,是家庭轻喜剧的代表作,让人笑中带泪。
《健听女孩》作为美国版本,把父母的农场工作变成渔业生意,音乐课老师也改成合唱团长。
不变的是女主角的身份和追求,作为聋哑家庭唯一一个没有听力障碍的人,她的梦想是歌唱。
如何在家庭和梦想之间做选择就成了影片的关键点。
作为翻拍,《健听女孩》的新鲜感明显不够,但是拍的同样打动人,全片流畅自然,温暖人心。
《甘草比萨》
Licorice Pizza
爱情喜剧,以20世纪70年代为背景,讲述一位高中生成长恋爱的故事。
导演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 可能很多人不了解。
他是独立电影界的红人,1997年自编、自导的影片《不羁夜》让他一举成名。
99年的作品《木兰花》被拿来和《搏击俱乐部》以及《黑客帝国》相提并论。
和曾经成功的几部电影相比,《甘草比萨》就有点平庸了。
70年代的复古氛围很好,也还原了基于时代背景的种族和性别偏见,但也正是表现了偏见,让一些观众诟病影片有点不尊重女性。
另外,因为讲述的是70年代的爱情故事,所以也会有人认为俗套。
不过电影里不少老面孔,比如本·斯蒂勒,西恩·潘等,倒是让人很怀念。
除了这几部提名影片外,《倒数时刻》和《麦克白的悲剧》等电影肯定也都是有最佳影片的心思。
但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它俩也只能争一争最佳男主角奖了。
另外,还有一部非常与众不同的电影《逃亡》,它是首部同时提名最佳国际影片、最佳动画片和最佳纪录长片的作品。
如果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看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奥斯卡Netflix入选的最佳影片就2部,但整体提名获得了27项,成为提名最多的电影公司,再一次成为奥斯卡背后的最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