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测评过天逸的AT-2300,它是国产的第一台全景声AV功放。AT-2300试用下来给我的感觉是,它依然保持着天逸一贯扎实的做工和用料,不仅功率充沛,声音上也很有自己的特色。天逸也是国产音响中为数不多的从90年代一直坚持下来的品牌。这次,天逸送来一台新品功放来做测试,型号为AT-2000。
打开包装拿出机器,明显感觉到AT-2000的重量要重于之前的AT-2300,查了下资料AT-2300的重量是15.5公斤,而AT-2000则有22公斤。查看外观,可以明显看到它的机身比AT-2300要厚一些。而整个前面板的变化不是很多,最大区别当然要数它的两个调节旋钮,之前我们在使用AT-2300时,确实觉得它的旋钮手感不够好。而这次AT-2000就弥补这个短板,旋钮的质感更加细腻,手感也提升很多。
再看后部面板,端口也有所增加。虽然AT-2300也能支持7.1.4声道解码,但它的喇叭端子只有7组,想要实现更多声道只能通过外接后级来实现。而AT-2000则直接给出了11组喇叭端子,因此无需外接后级就能实现完整的7.1.4声道输出。另外,前级输出方面,相比AT-2300,AT-2000还多出一组非平衡和一组XLR平衡低音炮接口,也就是说它最多可以驳接三个有源低音炮,而AT-2300只能外接一个低音炮。除此外,两台机器的端口可以说几乎是一样的,HDMI 都是六进二出2.0端口,支持4K 60P、杜比视界和HDR 10等一系列我们熟悉的音视频信号格式。
开机可以看到它的系统界面,和我之前用过的AT-2300差不多。我在这里接的扬声器系统布局是5.2.4(地面为宝仙娜P5 、天空是4个JBL Control one 以及M&K V12和M&K V12+组成的双炮系统)。开机后的第一件事,当然是设置功放的扬声器布局,使它和实际接的喇叭数量对应上。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它可以接3个炮,但它们其实是共用的同一个低频管理。扬声器设置这里也给出了一些更进阶的设置,比如中置扬声器,系统允许你设置为有或无,而天空扬声器可以选择吸顶式和反射式,当然吸顶式天空的效果肯定要好于反射式。
最下方有两个比较重要的设置:一是频率响应,它在其他品牌上也被叫分频点或者交叉频率。按照惯例,大的落地音箱可以低一些设置成80 或90HZ,小型的书架箱或者卫星箱可以稍微设置高一些比如90或100HZ。低音炮设置这里,有一个高频响应频率和一个低频响应频率(即低音炮的高切和低切),低频可以保持默认的20HZ,而高频则不能低于主箱的分频点(设置过低会有信息被遗漏),也不能设置过高(否则交叉分频到低音炮高频响应之间,会有过多的频段给低音炮),所以我建议将它设置成和主箱交叉频率一样的数值。二是滤波器斜率,它有两个选项12db和24db,在相同频率下,12db要比24db衰减的更快,而24db要相对平缓一些,具体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设置。
扬声器设置完成,接下来就可以进行房间测量了。AT-2000可以兼容普通和专业两种测试麦,我们拿到的是普通版本的测试麦,要注意测试麦的插孔在机器的后面。天逸的房间测量并不需要去跑很多点位,将麦克风放置在你的皇帝位与耳朵高度齐平的位置,它会自动完成,测量时要注意不要走动和说话,因为这样会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跑完房间测量,选择应用自动EQ就生效了。在这里,我还发现了一个很实用的功能,就是它可以将这些设置保存到你的外接U盘中,也可以随时从备份中还原。
下面我们播放了一些4K蓝光电影,比如《波西米亚狂想曲》、《死侍》、《神奇女侠》等,我能感受到这台功放的声音风格整体上还是更偏重中低频的表现。经过对比开启和关闭自动EQ两种模式,我发现系统对中频部分的人声以及高频部分也做了提升。总体上,我觉得AT-2000的声音风格很接近天龙、马兰士,非常适合观看一些火爆的动作片,它的中低频非常犀利,电影感十足。
现在的AV功放都带有一些音乐播放的功能,我也尝试播了一些立体声音乐,同时对比了一下EQ打开和关闭的效果。在自动EQ模式下,可以明显感受到人声更加的清晰,低频也更加的结实。当然,对于立体声音乐要不要使用EQ处理,发烧友各有各的看法。但至少在我的房间里,开启EQ后,中高频的提升是很明显的,清晰度也好了不少。如果你不喜欢它的EQ处理,天逸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功能,那就是纯音模式。这个模式会关闭自动EQ的处理,给你提供更纯正更原汁原味的声音。
在功放上发烧友最喜欢使用的功能之一是手动EQ,通过结合REW软件的测量,以及功放给出的EQ调节,不仅可以削峰填谷,也能按自己的口味更自由的去定制。我们先来看下系统测量的各个声道的频响曲线:这里有三种颜色的曲线:红色代表扬声器原始曲线,绿色代表目标曲线,中间的蓝色代表最终呈现的曲线。天逸还给出了几种预留的EQ模式(影院模式、音乐模式、 K歌模式),我们可以进入这些模式,将自动EQ的结果按声道进行加载(这里比起日系功放的整体复制,操作要繁琐一些),然后就可以进行手动EQ设置了。这里还要重述的一个概念就是Q值,Q值的意思就是增益对周边频段的影响,Q值越小对周边频段的影响越大,Q值越大对周边频段的影响越小。计算Q值有一个公式,就是中心频率除以两个截止频率的差,你可以查看下面的图示。
与大部分的AVR一样,天逸AT-2000也随机配备了一个按键丰富的遥控器,但除此外它还有配套的APP,名为天逸音乐,可以在各大应用市场去下载。它的APP使用是基于蓝牙连接的,使用时要注意手机要开启蓝牙和相关的使用权限。一番体验下来,我觉得它的APP还是能够很好地替代遥控器来进行一些日常操作的。而且,在播放外接U盘或者TF卡上的本地音乐文件时,在APP能更直观的查看歌曲名称和文件目录。
试用完天逸AT-2000,我觉得它最大的优点是扎实的做工和用料,以及充沛的功率。而它相对其他品牌的功放,缺少的是类似于AirPlay、Qplay这样的无线音乐播放功能,毕竟使用AV功放听歌的用户还是不少的。
最后,简单介绍下我这次给天逸搭配的低音炮是M&K的V12+和它的上一代V12。我自己本身一直是M&K的用户,家里使用的就是M&K的入墙音箱和V12。M&K的炮一直走的是快速、干净、富有质感的声音风格,这次我特意将两台低音炮放在一起做了个对比。虽然个头上,V12+缩减了一些,但功率增加了不少。通过REW测试软件测量频响,可以看到相比V12,V12+还是有不少提升的(未使用低音炮自动EQ下测得)。
REW 测试结果 紫色线为V12 橙色线为V12+(未使用自动EQ)
其次,查看炮后边的背板,你可以看到V12+的旋钮少了很多,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其实是因为它把这些功能都放到配套的APP里了。 使用APP,要记得打开蓝牙连接的开关。连接好以后,就能做一些音量、模式的简单设置。而一些更高级的专家功能,其实也隐藏在APP里,通过长按上方的M&K标识数秒再放开,这时侧边栏就能看更多的功能了。包括分频、极性、相位等等,不过这些设置一般情况下,我们交给AV功放去处理就行,如果你的AV功放低频管理能力不够或者用的是没有低频管理的功放时,你才可能需要用到它。
M&K 的APP有两个功能值得讲一下,一个是它的扫频功能。有些人可能在看电影的过程中遇到过房间共振的问题,但要找到共振的来源,需要更持续的声音来测试,这时这个扫频功能就特别有用了,通过它可以很方便的找到共振的准确来源,接着你再去处理就容易的多。
其次它还有一个自动EQ的功能,这个功能是通过手机的麦克风来实现的,测量时将手机放在皇帝位耳朵齐平的位置即可。它这里给出了三段测量,当然你只做一组也是可以的。此外,它还有一个手动的EQ,给出了四段的设置,双击后可以选取你要调节的频段,然后增减电平,这里仍然需要注意Q值的设置。
这次我们利用天逸AT-2000增加的低音炮端口体验了双炮,不过它的端口共用了同一个低频管理,因此像M&K这种拥有手动EQ的低音炮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另一方面,天逸功放的声音风格整体比较偏向中低频,而M&K的炮一向是追求更加的快速和更有质感的声音,它的低频量感不是特别鲜明。这两者搭配在一起,产生了不错的化学反应,在电影中的低频表现也相当亮眼。因此这两款新品,在我看来都是值得推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