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向我咨询他应该如何搭建自己家中的音乐系统,我相信很多朋友在由零开始进行个人音乐系统搭建的时候肯定都会面临种种选择而有些不知所措,以致于迟迟找不到适合的路径而造成直接放弃或者进行了不适当的选择。那今天强叔就来先说说对于这个问题我的个人看法。
在我的经验看来,确定个人长时间习惯使用的音源是搭建个人系统的基础。现今移动互联网发展基本已经到了完全成熟的时期,流媒体平台音乐内容大行其道。加之上一代音乐实体大发展时期遗留下来的海量CD唱片。可以说数字音乐内容依然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占领主流地位。而高阶的模拟音源系统搭建对于用户的财力、空间、付诸精力等等方面要求都较高,所以我会更倾向于推荐个人数字音源为主的系统搭建。在这样的系统中,一个灵活方便、功能齐全、适配性高的解码输出设备就尤为关键。
素有“大英之声”美名的英国知名HiFi品牌Cambridge Audio(剑桥)前不久发布了新品解码器,型号为DacMagic 200M,在官网上显示,目前其DacMagic系列只有两款产品,而除了这个新发布的DacMagic 200M,另一款产品DacMagic 100已经是差不多十年前的产品。强叔多年以前就是Cambridge Audio的用户,CD机、解码器都曾经有过一些程度的把玩。该款产品似乎正是顺应在如今这个数字音源当道的时代,所以强叔毫不犹豫将其请回家中进行了一下测试。
扁平接近方形的原色包装盒,并非工业风格设计,走的还是偏原生态设计语言路线。
包装盒正面左上角为Cambridge Audio的图形及文字LOGO。
包装盒正面正中间是较大字体的型号标识DACMAGIC,字面意义你可以理解为神奇的DAC产品。
包装盒正面最下方一排有四个标识分别为Hi-Res标识、MQA标识、蓝牙标识及ROON TESTED的标识。在这里强叔也稍微介绍一下,目前ROON的认证分为两个版本即ROON READY及ROON TESTED。ROON READY是ROON的完全认证,最高可以支持32Bit/768 kHz,而ROON TESTED是简化认证,可以支持最高24Bit/96kHz,也就是CD级别的音质。
在包装盒开启处我们可以看到印有一句话的Slogan:For people who listen。这句话怎么翻译呢?我会将其译为:弦付知音。
顶部切面上有英文介绍产品设计制造于英国,并有英国剑桥品牌相关信息。此外还有蓝牙相关信息说明。
左右两侧的盒体都有剑桥GREAT BRITISH SOUND英国之声的图形LOGO。
在开启盒盖之后内层依然有显示设计及制造都在英国的字样。而且从这个已经打开的封口处可以看到里面的纸浆防护装置。
完全打开盒盖后可以明显看到盒盖内侧盒盒体内均有定型的很厚的纸浆防护模具,最大限度保证盒子内部产品及配件的安全。黑色保护罩之内是机器本体,下方的方形纸盒内为配件。
盒内有英文说明书和多语言的快速使用指南。
12V 2A的电源适配器,插头可自行根据所处地区标准进行更换。
随机配置的蓝牙天线,需要自行安装到机器上。
机器本体有黑色保护袋覆盖,正面同样有Cambridge Audio的LOGO。
作为一款我认为主要将使用场景定义为桌面级别的产品,DacMagic 200M的体积与重量控制都都非常得当。52mm x 215mm x 191mm的体积算是桌面设备的标准身材,而不到两斤半的重量使其可以非常轻易的进行移动摆放。整个外覆面的颜色用官方的定义则是月球灰(Lunar Grey),面板中的三个实体按键则是银色。整体色调还是非常具有现代审美风格的。
正面面板左上角黑色Cambridge Audio的LOGO,从左向右依次为电源开关键、输入信号源切换按键、信号源显示灯、无段式音量旋钮。这个无段式音量旋钮并不是设立在面板正中间位置而是偏左侧一些。
数字滤波(Filter)的切换按键及其指示灯,包括Fast、Short和Delay三种选择。右侧是不同规格音源对应的显示灯,其中还包括MQA和DSD指示灯,不同规格DSD文件对应着不同的指示灯,而MQA指示灯也会根据不同的展开规格有不同颜色指示灯效果。最右侧是一个6.35mm规格的耳机插孔,右上角为DacMagic 200M的产品型号标识。
机器背板的排列就显得紧凑了许多,不过从这个方面也其实能看出机器本身的体积还是比较小巧的。
这是我将蓝牙天线安装到背板之后的效果,蓝牙天线设计得也非常小巧,安装上之后也不会有视觉突兀感。
还是由左向右依次做介绍,最左边区域为输出区域。分别有一组RCA输出端子及一组XLR输出端子。接下来是输入区域。两组完全相同的同轴+光纤输入端子。
USB输入插口旁边是GROUND/LIFT接地开关,再右侧是蓝牙天线接口。最右侧为电源插头。
看一下机器的底部,机身后面两侧对应两个圆形脚垫,机身前面则是做成了一整条的长垫,更利于放置的稳定性。
DacMagic 200M的核心是采用双ESS ES9028Q2M芯片,负责两个声道独立解码可以处理高达 32bit/768kHz 或 DSD512 的数字音频文件。而同时DacMagic 200M 也是 Cambridge Audio 支持 MQA 的首款产品。再加上其小巧的体积,毫无疑问是更符合现代很多年轻用户大量使用流媒体音源的习惯的。接下来我把采用不同方式收听数字音源的一些感受向大家介绍一下。
笔记本电脑USB连接DacMagic 200M驱动SendyAudio的孔雀头戴式平板耳机。音源为我存储在电脑硬盘之中的数字音乐文件。孔雀的振膜尺寸较大,相对较为考验耳机输出端口的驱动水准。在DacMagic 200M之下,虽不能说将其驱动到虎虎生风但气势也是相当不俗。低频很扎实,回弹出来是非常优秀的。我连续听了几张经典Hip-Hop专辑,筋道的低音吉他泛音十分饱满。而比较难得的是全频段都保证了不错的透明度。
打开一张MQA专辑内容,可以看到DacMagic 200M面板的MQA指示灯被点亮。从听感上来看背景足够黑是显著特色,密度感强烈解析能力优秀。不过我个人的MQA音乐内容并不算丰富,现在看来我要专门去囤一波MQA资源了。
DacMagic 200M带有蓝牙功能,与手机连接非常方便顺畅。我使用Apple Music播放最新的专辑内容蓝牙推送到DacMagic 200M之上驱动Softears的新品Twilight。台机推塞子其实并不算是我日常的主要场景,只是偶尔为之。但是能够让这种不属常态的行为提高声音表现水准也是我乐于见到的。限于码率,在信息量上并未能填满,但是在动态瞬态上都还是有着很明显的展现优势的,纵深好,层次感上乘。尤其混音水准高的作品非常适合。
山灵新品EM7同轴连接DacMagic 200M驱动MEZE Elite。声压比较充分,响度也足够,MEZE Elite其实并不算是非常容易搭配出好声的一款耳机,但是这两者之间似乎还是能起到一些正向的融合美学。细节足够充分,分离度上佳。结像非常稳定且音乐框架结构能力突出。动态收放自如,下盘较稳,上盘也不突兀。在力量、厚度、流畅性之间取得的平衡点非常适合。
我又将DacMagic 200M同NuPrime CDT 10转盘进行连接,放上一张CD。虽然只是普通规格的CD,但是声音已经足够优秀。少了超高码率的强大密度感,却依然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动态和声场规模,此外也同时具备很好的声音鲜活度。
DacMagic 200M作为前级直接连接HEDD TYPE 20 MK2有源音箱。蓝牙推送Apple Music音乐内容。这种连接方式其实是我日常使用较多的方式。得益于Apple Music目前的较高品质音源,虽然是无线形态但是稳定性非常好,日常使用流畅度也可以说是非常高的。声音饱满程度令人很满意。DacMagic 200M在进行蓝牙连接的时候对于底噪的控制做得不错,声底纯净度已经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同样是中正的音色带有一丝丝监听的风格。在我聆听最新推出的音乐作品的时候,棚味十足。对于将众多不同风格音乐及混音风格做出个人判断可以说是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的。
总结一下,让我们再次回到文章开头我提出的那个话题,对于当前数量巨大的年轻受众而言,以流媒体及电子音乐文档为主要核心音源的群体绝对是主流。而在这样的群体中,受限于财力、居家环境等综合因素,最终最为合理的音乐系统就是桌面系统。而DacMagic 200M在功能、易用程度、声音还原水准及定价上也是同这样的需求有着非常强的契合度的。不管是入耳式耳塞、头戴式耳机或者桌面有源音箱,它都可以完全适配且在驱动大耳机的时候有着不俗的水准。在音源选择上以电脑USB、各个流媒体平台、实体CD为主,兼顾了常规主流数字音源。更支持MQA格式文件,还有就是偶尔使用蓝牙功能也是非常方便和顺畅。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并不昂贵的售价之下,DacMagic 200M能够带来非常优秀的声音审美水平,以其高素质和多年积淀而成的声音调校将多种不同音乐类型完美展现。可以说DacMagic 200M基本上是通吃目前所有的数字音源的一个非常好的伴侣。